皇宫,御书房。

庆帝正批阅奏折,过一会额头上都有青筋,显然各地官员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气人。

陈总管进来施礼过后,开始汇报:“陛下,两淮盐引桉由林如海大人主办,抄家赎罪银加一起,总计两千一百二十万三千四百三十二两白银。

其中一半已经押解到国库,另外四分之一已经进入到太上皇内库,还有四分之一在陛下内库。”

庆帝这才舒缓眉头,显然这一大笔钱对于他来说,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分出四分之一给太上皇是理所当然之事,太上皇老了,但还没死,若是惹得他不开心,还有随时掀桌子的能力。

虽然如今他优势很大,就算掀桌子,胜算和优势都在他这里。但若是真的将太上逼得到掀桌子的地步,那史笔如铁,以后会怎么记他?

不孝?还是不仁?

沉吟一会,庆帝看了看奏折,奇道:“都说江浙官场上下一心,那林如海这一次办事抄家,让那些守财奴主动上交赎罪银怎么这么顺利?

难道是四大家族出手了?”

按理来说,林如海是贾家女婿,若是四大家族有能人,认清现实,断臂求生,及时悔改,还真有这个可能。

陈总管似乎想起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恐惧,缓缓道:“禀报陛下,开始当然不顺利,那林大人拿出证据后,就有两家不满,甚至想聚集家丁冲击官衙。

接着林夫人就出手了,带着五百金吾卫,以平叛之名,直接镇压,一杆长枪在人群中杀进杀出,无一人可敌,

最后,血染长街,那林夫人心平气和问其他人服不服,那些人跪在血泊中,全都指天发誓,表示心服口服。”

庆帝:???

这就是贾家的女儿吗?果然,以德服人。

沉默好一会,庆帝才继续问道:“我看林如海递上来的奏折,这半年他将两淮盐运一半的官员都给解职,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管做什么都是慎之又慎,特别是涉及人多之时,很容易就造成哗变。

特别是像林如海这种,那些官员小吏大都是本地人,人多势众,开除一半,他就不怕当地官员联合起来送他走?

陈总管笑道:“林大人借着林夫人当时之势,直接宣布要解职一半官吏。

但具体哪一半让那些人自己决定,而且剩下的一半官吏,按照功绩,俸禄翻倍到翻三倍,具体哪些人,也由他们自己决定。”

庆帝一愣,随后满意颔首,笑道:“知变通,懂进退,不愧是我之贤臣。”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用,还是陛下慧眼识珠,不吝恩赏,才有林大人舍身以报,做下如此功绩!”陈总管连忙附和。

庆帝笑容更胜:“你这老东西,要是把拍马屁的功夫放在其他上面该多好?后面呢?那林如海就直接解职了推出来的一半人?”

陈总管有些委屈:“奴才说的都是实话!

至于后来,则是林大人将公推出来解职的一半人,留下名单面前的一半,涨薪的名单,留下后面的一半,其他全部解职查办。

有谁不服的,第二天金吾卫就进驻他家里,查账!

结果没人找林大人闹事不说,好多人直接举报他们曾经的同僚,甚至有的直接打了起来。”

听到这个结果,庆帝皱眉,揣测一会,顿觉这个处理实在是极妙。

推出来要被解职的,其他不说,必定势小权少,这样的人就算想贪也贪不了多少,大概率还是那些常日里不合群,甚至不贪的人。

而推出来涨薪的,涨得越多,必定权势极大,贪的也多,这种人最怕的就是被查。

如此一来,筛选出来很大可能都是一些能办实事,贪的少,也不怎么结社的手下。管理方便不说,本来要被解职,反而还升职加俸之人对林如海肯定是忠心耿耿。

“妙啊!”庆帝拍桌子,夸道。

感叹一会,庆帝对奏折后面,林如海提升盐工待遇的论述就没有太多关注。

治理天下靠的最终还是那少数站在普通人之上的聪明人。只要收服那些聪明人,天下人就会稳定。

至于那些普通人,只要能湖口,日子能过得去,以他们的眼界、见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关心站在他们头上的那个人是谁。

书房安静一会,陈总管则缓缓道:“奴才还得恭喜陛下。

根据林大人估算,制盐技术和盐工待遇提升,等林夫人带兵合并两淮各地的私盐小池,再规范盐引发放,明年预计光盐税一项,朝廷可实际收入三百余万两。

若是再规范各地漕运、关税等,十年内我朝盐税大可能恢复到前朝巅峰时期两千万两的水平。”

“每年两千万两?”庆帝听到这个数字,顿觉心潮澎湃。

有这么多钱,赈灾、边防、甚至是海运,都可迎刃而解,这是盛世将至啊!

要知道这次抄家得到的两千万两可是两淮二十年来总计亏空的银两。

“好,好!林卿家果真是我国之重臣啊!该赏,该大赏!”庆帝大喜。

陈总管眼前一亮,暗示道:“陛下,这次我领着黛玉姑娘回来,其乖巧灵秀,单纯淑雅,实是良配!”

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