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诺奖?

他听到老师的话,不禁愣了一下,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论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按照他的猜测,石墨烯的重大发现虽然推动了物理研究的进步,原本也确实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原来的两位发现者可分别是约翰牛和风车国的科学家,江辰可是地地道道的夏国国籍。

诺奖,这一国际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在授予夏国国籍的提名者时,总是显得格外苛刻。

不仅仅是诺奖,除了数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外,其他诸多国际知名奖项在评选夏国学者时,也往往持有一种审慎和挑剔的态度。

这一整套科技评价体系,似乎对于国内学者的成果并不总是给予充分的认可。

这背后反映出的,可能是国际上对于夏国科研水平的某种偏见和误解。

而对于国内民众对于诺贝尔奖等国际奖项的追捧,江辰则持有另一种看法。

他认为,这其实是舆论阵地被某些声音所占领的结果。

这些声音大肆宣传获奖才是科学进步的体现,将获奖与否直接与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挂钩。

当夏国学者未能获得这些奖项时,他们便会被指责为科学研究不行,进而被引申为整个夏国人的不足。

江辰清晰地记得,在后来的岁月里,尽管夏国在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上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每年的专利生产量甚至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并在众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然而,在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科学奖项上,夏国所获得的荣誉仅仅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文学家。

七十余年来,在诺奖的科学奖项上,夏国仅仅获得了一个化学奖,而这个奖项的成果可是青蒿素。

这是能显着降低疟疾死亡率的药物,是救命药。

这意味着什么,除非国内学者你拿出无可辩驳的,超出同时期研究学者一大截的成果才能获奖。

因此,在撰写这篇论文时,江辰并没有对获奖抱有太大的期待。

他更多的是将这篇论文视为自己学习和研究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能够推动石墨烯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对于奖项的评选和认可,他保持着一种平和和理性的态度。

“老师,关于诺贝尔奖,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个奖项真的颁给我,我也不会去的。”

江辰的语气平淡而坚定,仿佛在说一件与他无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