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舜,你那个同学董文,他家里是不是很缺钱?”丁老师酝酿了下措辞,这才带着点谨慎的问道。
丁老师的这个问题,显然把李舜搞得有点愕然。赶紧回想了下董文家的情况,这才很是犹疑的回答:“还好吧,他父母都是双职工。再加上他也在我公司里勤工俭学,应该不太会缺钱吧?”
“不缺钱?那这个孩子,怎么跟掉进铜盆里一样。”丁老师有点不相信的摇摇头,这才叹了口气说道:“董文这个小伙子,除了专业课外,其他功课都是压线勉强过的。
甚至这个勉强,背后也有老师帮忙的因素。据他的班导介绍:董文平时学习不积极,可对于做生意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像今年新生报到时,他就带着人向新生们推销起所谓的防晒霜。
结果因为质量不行,而被学生们集体投诉。最后还是学校出面,才把这个事给最终摆平。可都这样了,他还不消停。开学后,时不时的还会组织人去外面帮商家发广告。
还有就是帮着那个三宝公司,向学校里的一些本地走读生推销电脑什么的。这些都算了,他居然还在学校的计算机上偷偷的安装了电脑游戏。
被他这么一折腾,班上的同学都开始无心学习了。甚至有几个男生,开始跟着他后面做起了生意。“说起董文,丁老师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果然,董文还是那个董文。“李舜的心里,差点被那个小子的破那点事给逗乐了。估计那些事,也就只有这个具有奸商潜质的家伙能干得出来。
对于董文的所作所为,李舜心里并没有丝毫的反感之意。现在,很多高校老师的脑海里,还存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在他们眼里,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在学校里,只要老老实实把功课学好了就行。至于说做生意,也是毕业后进不了体制的另一种选择。
因此对于董文在学校里做生意事,很多老师还是深恶痛绝的。其实这个就是两代人,思想上的碰撞。这个年代,还没到后世那个全面皆商的年代。
很多高校老师,思想上还是本本分分的。脑子里做生意的那根弦,自然也没有被拨动。如今搞导弹的,有可能还真不如卖茶叶蛋的。
不过,这种光景也过不了几年也就到头了。到了千禧年前后,随着全民经商思想的汹涌,很多高知纷纷开始下海经商。更有不少搞科研的教授,摇身一变成为各个课题项目的承包商。
至于他们手底下带的那批学生,也就成了最廉价的科技农民工。自己学生称呼他们,也从明面上的老师变成了私下的老板。
老师们看不惯董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自己还没开始做。对于在校做生意这个事,李舜的态度向来都是暧昧的。没办法,谁让自己从初中开始就没消停过。
当时李舜的想法也很简单,自己不是上学那块料。那在校学不学的就无所谓了,说不定做生意还是一条出路。在他看来,只要做生意不赔,肯定比那些只知道浪吃浪用,糟蹋家里的钱的人好得多。
至于董文做生意,为什么会遭这么多老师恨?主要也是因为他,不懂得有所收敛。自己当初才做生意那会,可都是偷着藏着的做的。等大家有所察觉的时候,自己已经是小有身价了。
对于事业有成的人,整个社会的容忍度都会莫名的拔高一大截。自然也就没什么人,会没眼力见的说三道四。而董文才做生意,就弄得学校里人尽皆知。
偏偏做点生意还被落下了话柄,这也就不能怪老师们会看他不爽了。就比如丁老师看向自己时,都是带着欣赏的眼神。而说起董文时,表情流露出的却是嫌弃的眼神。
两个人,同样都是在学校做生意的。在别人眼里,却有这么大的反差。也不能说丁老师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