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四方诸侯之处出现的异象,身在商都的帝辛自然不会知晓,此刻的帝辛还在努力回想脑海中经历的每一帧画面,想要从中获得些许启发,
但越是努力回忆,帝辛辛脸上便愈发凝重,
虽说先前经历的场景非常模糊,也不清楚是真是假,原本烈火烹油般的大商王朝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彻底沦丧,但帝辛可没有一丝侥幸的想法,
自先祖商汤至今,有商一朝已经传承数十万岁月,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诸多纷乱,但都没能动摇商朝的统治,这也是一代代商朝之主未雨绸缪的结果。
而自己作为商朝之主自然要居安思危,无论先前经历的一些能够发生,帝辛都要做好准备,哪怕到最后依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自己也绝不后悔,
纵使大势将倾是定局,自己也要战到最后一刻,再说即便如此,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毕竟先前第一次画面结束之时,自己仍没有倒下。
想完这些,帝辛也做出了选择,
随即就见帝辛坐在御座之下,轻轻一甩,一道金色帛书便出现在了御案之上,帝辛摊开帛书,上面赫然记载着数百个名字,伯邑考、姜文焕、鄂顺、崇应彪......
这些,便是商朝四方诸侯嫡子的姓名。
既然早就有收权于诸侯的想法, 帝辛自然对将各诸侯的情况有所了解,
而欲要召集一众诸侯之子为质,那必然不能从诸侯儿子中随便选一个,能入帛书名册之上的名字,皆是各诸侯之子中能承袭诸侯之位嫡子。
看着帛书之上众多姓名,帝辛眼神中也闪过一丝愧疚,自己此番聚集诸侯之子,名义上说是培养,实际上却是为质,
无论何时,人族都是以孝为先,此举使得各诸侯父子骨肉分离,帝辛心中有所愧疚也是自然,毕竟帝辛可不是前世话本之上那般无情无义之人。
不过这一丝愧疚转瞬即逝,帝辛很快便将心中愧疚之心驱除。
作为商朝之主,承担着商朝绵延大任,任何时候都是以商朝兴盛为重,帝辛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视线回到帝辛身上,御座之上的帝辛看着帛书上的名字,脑海中却在回想各诸侯之地的变化,等帝辛回想起诸地的变化,也开始在帛书上添减名字。
直至片刻之后,帝辛才完成帛书之上名单的书写,完成之后,帝辛重新审视了一遍帛书上的名单,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