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扎破德军的油罐车

BT-2/5、T-37/38/40等绝对的老爷车也被迫披挂上阵,而稍微先进那么一丢丢的T-26,其中的2/3也是老旧的双炮塔过时型号。

所以BT-7一度成为了当前苏军最靠谱的装甲力量,其中最新的改进型BT-7M,从各项数据来说,都和当前德军绝对主力的Ⅲ号坦克中后期改进型相当。

只是十分“不幸”,这种既能使用当前苏联最充足的油料和弹药供应,又能贴合苏军普通坦克兵使用习惯的坦克,为了给生产T-34坦克让路,在“巴巴罗萨”之前就停产了,虽然这种转产行为并不能算错。

但是新生产的T-34坦克,却并不能发挥全部战斗力,在面临了弹药不足,油料不足,人员训练不足等问题后,其实际作战效能,可能还不如BT-7。

而BT-7也因为,工厂停产,使得原本就有些糟糕的保养维护问题,变的更加糟糕了。

T-34面临的问题解释:

油料不足:T-34使用柴油,但之前的苏军坦克使用汽油,这使得西部边境各军区本就不多的油料库,几乎没有准备柴油给T-34使用。

PS:苏军最主要的油料储备在遥远的莫斯科附近。

弹药不足:T-34坦克因为装备了新型坦克炮,所以对应的弹药数量严重不足,大量坦克只有一个基数弹药,还没有穿甲弹。

人员训练不足:T-34的驾驶模式与苏军此前的轻型坦克有显着不同,使得苏军最有经验的一批坦克兵(西班牙回来的),也至少要进行一些过渡训练才能有效驾驶,而之前已经提到,当前大部分苏军驾驶员只培训了3-5小时。

T-34坦克“不多”:T-34坦克战前产量接近1000辆,其中900辆已经装备部队。只是这些坦克主要集中在西部边境18个机械化军中的两个,再加上上面三个问题,导致这种数量并不少的坦克,并没有真的在前线任何地方满足过数量需求。

KV坦克也面临相同问题,所以战争早期的苏军中重型坦克神话里,大多是这些坦克坚不可摧的装甲。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坦克在火力和机动方面比德国人差,而是因为只有装甲是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能够直接发挥出来的优势。)

…………

在一段时间的隐秘行动后,整支部队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仅是成功的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穿过了德军步兵师的行军路线,甚至还钻到了德军第14装甲军的行动队列中,发现了正在行进的德军后勤车队。

(理论上讲,一支有一定规模的部队,是很难在垂直方向,悄悄地穿透,一支正在发起进攻行动的敌军部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