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仪见他态度诚恳,忙笑着回应:“堂兄客气了,大家都是为族里效力。”

王瑾仪忙着 寒暄,没发现母亲意味深长地观察着王文斌。

听司礼宗妇介绍说,王文斌是嫡出正支,又年纪轻轻就有了功名,派来和瑾儿接洽,恐怕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族长流露出让女儿亲事在族里解决的意思,母亲是知道的,从让北宁王家派三个堂兄跟王瑾仪一起工作,到从琅琊老家派来个王文斌,和瑾儿一起管理北宁工坊。

都说明,族中在一步步考察女儿的同时,还在给王瑾仪安排适合的人选。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瑾仪每天晚饭前后必和王文斌接待北宁三位堂兄,一起研究人员和培训事宜。

王文斌发现,北宁堂弟王文殊对王瑾仪很不同,总是暗暗多看堂妹几眼,王文斌只当堂妹年纪小,却沉稳有主见,受大家欣赏,……

……

欣赏陈三郎才能的霍英,发现 这些天陈三郎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得越来越焦躁。虽然也知道自己答应他,要让孙威帮着约见文白。

可事不凑巧,这些天孙威很忙,一直没见到人,所以答应陈三郎的事迟迟没有办成。

看着陈三郎每天看着自己,总是欲言又止的样子,霍英都有点上火了,往王家大宅跑了好多次。

府中的下人给传话,得到的答复都是孙威出门了。

所幸一个月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明天就是府城发榜的日子。

霍英提前回了住处,等着陈三郎抄书回来,饭也做好了,陈三郎迟迟没归,霍英吃了饭,沿着街道出门往大道上迎了出来。

陈三郎远远地缓缓走回来了。

从那天,王家把两人挡在街口外,回到住处后,陈三郎发疯了一样,开始没白天没黑夜的苦读。

甚至还托徐老秀才,写了推荐信,准备考中后就去府学读书。

霍英闲来无事观察着陈三郎,他边走边专注地想心事,从霍英身边走过,都没看到他这个大哥。

霍英无奈地摇头,他心里敬重陈三郎这个读书人,可有时又觉得他傻气。

现在四兄弟木器店,细水长流每天有进账,不管多少总归是在赚钱,陈三郎还固执地想继续花钱读书,霍英很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