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前凉4

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赦免死罪,赐鳏寡之人帛,加文武官员每人爵一级。追崇曾祖父张轨为武王,祖父张寔为昭王,从祖张茂为成王,父亲张骏为文王,弟弟张重华为明王。立妻子辛氏为皇后,弟弟张天锡为长宁王,儿子张泰和为太子、张庭坚为建康王,张耀灵弟弟张玄靓为凉武侯。这天晚上,天上有光像车盖,声音像雷霆,震动城邑。第二天,大风把树木拔起。灾异现象屡屡发生,可张祚更加凶残暴虐。他的尚书马岌因切直劝谏被免官。郎中丁琪又劝谏说:“先公世代坚持忠义的节操,遥远地尊尚南方,保守成业保持谦逊,五十多年。黎民之所以举颈向西遥望,四海之所以注目大凉,皇天保佑,士民效死,正是因为先公道义高于彭、昆,忠贞超过西伯,不远万里表达虔敬,保持节操没有二心的缘故。能够凭着一州之众抗御败坏天地的胡虏,军旅年年出动,而不说疲惫。陛下虽然凭着大圣雄姿继承光大前人的大业,功勋德行不比先公更高,可是实行改朝换代之事,臣私下认为不可。华夷各族之所以归附大凉,义兵之所以不远千里响应奔赴,是因为陛下为的是晋朝。现在自称尊号以后,人们就要争高竞强,一隅之地怎么能抵挡中原之师!城池高峻就用冲车来攻击,小人居君子之位就要招致敌寇,请陛下认真考虑。”张祚大怒,把他斩于阙下。张祚还派其部将和昊率军在南山攻伐骊轩戎,大败而回。5

小主,

兵败被杀

东晋太尉桓温入关,这时王擢镇守陇西,急忙派使者出使到张祚处,说桓温善于用兵,形势难以预测。张祚非常震恐,又担心王擢反叛,就召回马岌复职与他商量计谋。秘密派亲信之人刺杀王擢,事情被发觉,没能成功。张祚更加害怕,大举集结军众,声言要东征,其实想向西守敦煌。正好桓温回兵才作罢。又派他的平东将军秦州刺史牛霸、司兵张芳率三千人进攻王擢,王擢兵败投奔前秦苻健。前凉国中五月降霜,冻死庄稼果实。6

和平二年(355年),张祚的同族之人张瓘镇守枹罕,张祚厌恶他的强盛,派部将易揣、张玲率步骑兵一万三千人袭击张瓘。后张祚又派张掖太守索孚去取代张瓘镇守枹罕,但被张瓘所杀。张玲等渡河还没完毕,又被张瓘击败。易揣单骑奔逃,张瓘军跟踪追击,张祚的军众震恐。敦煌人宋混与其弟宋澄等聚众响应张瓘。赵长、张璹等畏罪,入宫叫张重华之母马氏出殿拜张耀灵庶弟张玄靓为主。易揣等率兵入殿攻赵长,把他杀了。张瓘的弟弟张琚以及其子张嵩招募几百名老百姓,大声呼喊说:“张祚无道,我兄的大军已经到了城东,敢有反抗者灭三族。”张祚手下人众望风逃散。张琚、张嵩率众进城,张祚按剑坐在殿上,大声呼喊,命令左右之人死战。张祚已经失去了人心,没有人有斗志,于是张祚被杀。宋混等人把他的头割下来,在城内外示众,暴尸在路边,国中百姓都呼喊万岁。7

宋混等人把张祚以普通百姓的规格埋葬,并且杀了他的两个儿子。8

张祚的弟弟张天锡继位后,备礼改葬于愍陵,追谥为威王。9

人物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①“博学雄武,有政事之才。”;②“祚性倾巧,善承内外。”;③“祚以卑孽,阴倾冢嗣,播有茨于彤管,拟宸居于黑山,丁琪以切谏遇诛夷,王鸾以谠言婴显戮,境内云据,仇其窃名,卒致枭悬,自然之理也。”;④“灾异屡见,而祚凶虐愈甚。”10

蔡东藩:“苻生、张祚,同时肆恶,一在关中,一在陇右。吾不知两人具何肺肠,而顾若此之稔恶为也,生之好杀过于祚,而祚之好淫,亦甚于生。自古未有好淫好杀,而可以长享国祚者。况无故杀妻,灭绝人伦,公然烝母,遍污亲族,古称桀纣为无道,以苻生、张祚较之,吾犹谓其彼善于此矣。宇宙之下,竟有此人面兽心,至于斯极者,虽曰速亡,其亦戾气之独钟乎?”11

轶事典故

张祚在派兵攻打张瓘时,有个张掖人王鸾很会神术,对张祚说:“军队出去后就回不来了,凉国将有不利的事。”张祚大怒,认为王鸾用妖言破坏军心,将他斩首示众,于是三军出发。王鸾临刑时说:“我死后不出二十天,军队必遭失败。”这时有神降临玄武殿,自称是玄冥,跟人交谈。张祚日夜祈祷,神说给他福禄,张祚很信服。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太林,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人。凉武王张轨曾孙,凉明王张寔之孙,凉文王张骏之子。前凉第五位君主(346年~353年)。

18

张重华宽厚端正,沉稳少言。建兴三十四年(346年),张骏薨逝,张重华正式即位,自领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封爵西平郡公、假凉王。在位前期,轻徭薄赋,重用贤臣谢艾,成功抵抗后赵名将麻秋的入侵。后期殆于朝政,贪图享乐,任用秦州刺史王擢讨伐前秦,屡被前秦东海王苻雄、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击败。20

建兴四十一年(353年),张重华薨逝,年仅二十七岁,谥号桓公,安葬于显陵。其兄张祚称帝,追谥桓王,庙号世宗(一说世祖)。

人物生平

父死继位

张重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