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一个个黑黝黝的机器人在翩翩起舞!
啊啊啊——
厉害!
后世真是太厉害了!
会跳舞,还会转帕子,看着那身形似乎比他们的身体都要灵活。
被乾隆特许出来看出完的嘉庆目光含泪,大清后期是有多屈辱,才让现在的后世在科技上如此拼搏。
旁边的太监有些不忍,但还是在心中疯狂吐槽:殿下您可千万别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啊——
好不容易才出来看个天幕的。
机会难得,千万别乱说话啊——
我还想看完春晚呢。
相声也好听,说的话可真逗。
明清两朝的民间艺人激动不已,相声!那是他们的相声!
从来相声都是在民间流行,万万没想到在后世相声也能登上如此大的舞台。
看看那里面的观众,连说学逗唱都知道!
可见相声在后世非常的普及,百姓们也都喜欢。
孩子们看到那个《玉盘》的节目,上面全是小孩子在唱歌,有孩子拉拉父母:“为什么他们能上这么大的舞台唱歌啊……”
父母目光晦涩:“……乖,他们就是你们的后世。”
孩子们听不明白,只能依旧羡慕地看着天幕。
“他们会不会都是权贵人家的孩子?”有人猜测。
但是话一出,就看见周围的人都鄙视地看着他。
他顿时涨红了脸:“怎么了?难道不是吗?”
有人淡淡说道:“他们是巴蜀凉山的合唱团里的孩子。”
“你怎么知道!”那人诧异。
“上面都写着呢,你难道没有看吗?”
那人不吭声了,他确实没看,光顾着看节目了,谁还看那些小小的字眼啊。
但是很多没念过书的人都趁能看懂天幕文字的时候去学习,而且他们惊奇第发现,随后后世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是一对照他们现在的文字,他们便无师自通地看明白了。
仿佛两种文字之间的血脉是相承的。
有人甚至喜欢后世简化过后的文字,更加便于书写。
有人还看到了之前在手机上那个收到国礼瓷的番邦人——
哇——
可见后世对他转赠的那本相册非常地看重,竟然还邀请他一起过年了。
赵飞燕再次被后世的舞蹈所折服,看看那个喜上枝头的舞蹈,白色的画卷,一枝松树斜斜伸出来,扮演喜鹊的舞者在树枝上翩翩起舞,真是太美了。
意境,美感,还有浓厚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