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终导致了,国府在金陵 30 多万华夏军民,惨遭了大屠杀,当然,后世的很多史学家,做了大量分析,国府为何在金陵没能守住。
一方面由于小鬼子的兵强马壮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金陵的地理位置问题,金陵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一直是华夏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号称六朝古都。
金陵在地缘战略上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西面和北面,都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向,在金陵这里拐了一个弯,然后一路进入到东海。
这近两千年的历史过程当中,成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侵时,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毕竟那个时候想要渡过天堑长江,那是非常困难。
但是现在华中方面军和申城派遣军,却并不是从北方进攻,而是从淞沪战场上,从申城直接向金陵迈进,而金陵的东面和南面的地理自然条件堪忧。
东南和南面的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尤其是防御作战,毕竟,金陵的外围,除了几座小山包外,比如汤山、紫金山等丘陵外,其余的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
用兵法的术语来说,金陵就是一个死地,一旦渡过长江,那么金陵将无险可守,尤其是从南方和从东南方入侵。
毕竟,滚滚的长江不但不能成为阻止小鬼子扩大侵略的一道天堑,反而成为国府守军不得不背水一战的一道桎梏。
如果金陵守不住,那么防守金陵的守军,除了跳进长江外,别的地方想撤都没地方撤,经过淞沪会战之后,国府由于历史上阻止的淞沪会战撤退指挥不力,所以导致了淞沪会战大溃逃,最终演变为大溃败。
70 多万的大军,一路上如同丧家之犬般落荒而逃,等他们一路溃逃到金陵之后,就只剩下十几万人了,同时大部分官兵都缺枪少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经过陈振华的努力,悄悄触动了历史蝴蝶的翅膀,改变了这个世界,至少从现在小鬼子的追击状况来看,陈振华知道,并没有再现历史上小鬼子追击国军原本的强悍了。
这一点,从小鬼子的追击速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陈振华看到的只是申城派遣军的官兵,至于从金山卫登陆的小鬼子第 10 军的战斗力,陈振华现在并不清楚。
经过淞沪会战,国军 70 万官兵的艰苦奋战,也将小鬼子的申城派遣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的主力,几乎消耗殆尽,。
当然,大量新补充进来的小鬼子兵员,战斗素养就不如之前的第 3 师团和第 11 师团的老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