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周云治军

楚兵 一代神坑 2029 字 5天前

实在不行,扎不了铁片,就扎几块木头,也比戎衣强。

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武川镇吃了太多甲胄的红利,周云比任何人都清楚,甲胄的重要性。

冷兵器时代,士兵能不能拥有战力,首先就看甲胄。

没有防护,甭管这支兵马多精锐,那都是没牙的老虎。

至于大规模的民夫跟健妇,周云采用老办法。

大营中,茫茫多的铁锅架起,又是一轮大选兵开始了。

但这次,周云知道,应该是没什么强兵的。

楚兴会盟,北疆能战的基本都来了。

这次来的,基本是各楚人聚集地留守看家的人,普遍是老弱,注定这批兵员不是很强。

唯一出彩的,是三座山城的山兵部队,这些由建安军官员组织的山民,拥有还过得去的战力。

至于娘子军跟神机营,那一直都是两支特殊的主力军。

七万多年龄跟体能还算能看的,渐渐被遴选出来,接受兵员最基本的训练。

正所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上战场九死一生,但那是好好练的结果,否则,那唯一的机会也没了。

战兵职业化训练,肯定是赶不上的。

别说后来的北疆楚民赶不上,就是十三营、十四营、十五营,这些会盟来的战兵,也有很多人军事素养,并不到位。

这七万多人,主要训练令行禁止,看得懂军令就行。

同时,周云采用了拉练的办法,给他们制定了三十里外,林子里砍伐巨木的任务。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最大程度保持战力,这些兵卒基本上遵循地域原则。

同样是楚人,老子张家还能干不过他王家,谁愿意忍这口气。

加上周云在吃食和保暖上的丰厚,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体能。

文工团大规模,耳提面命式,跟着队伍宣扬,十七斩二十三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万楚人正在迅速成为有纪律的民兵部队。

同样快速增强战斗力的还有九个战兵营的会盟兵马。

楚兴城本来训练是不够的,但这一路千里实战化拉练,还在敌人眼皮底下强化各种战斗技能,效果是斐然的。

九大战营的实力,肉眼可见,直线提升。

如此,建安军在盘踞的二十多天时间里,除了嘴遁攻城,实际上动作并没有。

但南卫城方圆几十里内,铺天盖地的楚人,生产的生产,伐木的伐木,练兵的练兵。

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士气高昂。

那宛如鼎盛王朝北伐,弥漫的肃杀之气,令观望的突厥人,心如死灰。

尤其是南卫城守军,

敌人就在眼皮底下,打造器械,训练兵卒。

每日都是杀声震天,长矛如海,刀戈如霜,

他们在城墙上,日日观望,瑟瑟发抖。

狗日的楚军,啥时候是个头啊!要杀就杀?别整这些吓唬老子。

至于出去偷袭,来一手夜袭建安军,立不世之功。

算了,他们不想送死!

夜袭的本质是建立在敌人军事功能基本消失,或者是很低情况下。

是对方本身内部有问题,夜袭才能成功。

就像历史上,着名的孙十万事件,吴军若是枕戈待旦,雄兵如火。

五子良将张文远,那就是送人头。

更有清代嘉庆时期,几十名造反之人,直接杀到了皇帝寝宫,可谓清朝衰弱的标志事件。

当时清王朝的官僚系统出现了大问题,无数高官在接到这个情报后,并不敢上报,甚至不敢多嘴。

就这样,造反之人光明正大的预谋,光明正大的杀进去,堪称魔幻事件。

建安军斥候营几乎堪比后世特种部队,各营还有成系统的岗哨、暗哨。

想出其不意,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