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白羽衣献计 张震允离京

王朝权宦 哈风 2333 字 2天前

金銮殿上,百官各不相让,为立新皇一事,争的一塌糊涂。

“自古以来,皆是立长不立幼,太子即为储君,皇上仙去,理应由太子登基继位。”

“韩大人说得不错,况且太子又是嫡长子,无论怎么说,也轮不到其他皇子啊。”

“皇帝在位时就曾说过,君王当以贤德者而居,三位皇子之中,若论贤德非宁王莫属。”

“我看未必,君者必有临天下之气势,本官倒是觉得,宣王勇冠三军,可为君者。”

“李大人此言差矣,勇者只可为将,智者方可为君。”

“……”

众位官员叽叽喳喳,而那些朝中重臣则是默不作声,各怀心机。

徐皇后缓缓走入金銮殿内,百官顿时寂静无声,目光齐聚望向了这位雍容华贵,母仪天下之人。

“诸位大臣,本宫今日召集大家前来,实是为太子继位一事。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诸位有何见解,大可议来。”

徐皇后开口直言要太子继位,这哪里又是要征求大家意见?分明就是告诉你们,这新皇帝除了太子,别无他人。

宣王冷哼一声:“皇后娘娘,父皇并无遗诏,您为何要说,这新皇一定就是太子呢?”

徐皇后连看都没有去看宣王,正色道:“正因为皇上没有遗诏,才理应由太子继位。”

“哈哈,皇后娘娘或许不知,父皇在临终之时曾用手指向了我,不言而喻,父皇便是要我继位。”

“……”

众臣皆哗然,居然还有这等事情。

徐皇后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宣王殿下,谁又曾见到皇上指向了你呢?”

“当时在军帐内,有叶太医在侧,还有顾公公,他们都亲眼所见。”

丞相司徒方轻咳了两声,苍老的声音响起:“若如宣王所说,那这件事情便有待商榷了。”

“不错,皇上既然指向了宣王,那必是有意将皇位传位于宣王。”

刑部尚书段长青直言相谏,他的外甥女便是宣王王妃,他自然希望宣王继位。若是太子继位,只怕也不会有他的好果子吃。

朝中有太子的追随者,也有宣王的支持者,但更多的却是不参与皇子之争,谁当皇帝无所谓,我依然做我的臣子。

不过听到皇上临终有所指,不少人便开始倾向宣王,毕竟皇上遗命不可违。

徐皇后依旧面不改色,淡淡说道:“既然宣王说叶太医与顾公公有所见,那唤他们前来一问便知。”

很快,叶太医与顾冲被唤来殿上。

徐皇后浅浅一笑,问道:“叶太医,宣王说,皇上临终之际曾亲手指向了他,你可曾见得?”

这句话问的平淡,可听在叶太医耳中,却犹如惊涛骇浪,拍岸而来。

“回皇后娘娘,臣当时一心只在救治皇上,皇上好像是举起了手臂,但是指向哪里,臣却未曾看见。”

徐皇后吟笑点头,宣王却是凝眉而怒,眼中泛起恨意。

“顾公公,你可曾见了?”

徐皇后转而问向顾冲,叶太医很识时务,顾冲更是精灵,所以徐皇后根本不担心他会乱说。

顾冲欠欠身,答道:“回皇后娘娘,奴才的确看到了皇上将手指向了宣王。”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张震允脸上露出喜色,而徐皇后与太子则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顾冲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但是当时宣王殿下是跪在皇上身边,而太子殿下则站在宣王身后。奴才就想着,会不会是皇上心有所指,却已是力竭了呢?”

这句话给了所有人暗示,也或许皇上是想指向太子,可是却没有了力气将手臂抬的那么高。

徐皇后松了一口气,顾冲虽没有明着帮她,却也没有帮着宣王说话,这样一来,太子还是占得先机。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宁王站了起来。众人的目光瞬间投向这位一直低调的皇子。

宁王缓缓开口道:“诸位莫要再争,本王以为,当以贤德者居皇位。”

此言一出,众人再惊。

莫非宁王也要争这皇位?

太子冷笑一声:“贤德?本太子自幼熟读圣贤书,治理政务也颇有经验,难道不够贤德?”

宣王也不甘示弱:“本王战功赫赫,保家卫国,何尝不是贤德之人?”

宁王却不急不缓地说道:“你们确实各有所长,但如今边境虽暂平,可百姓生活仍困苦不堪。我深知民生之艰难。若只论资排辈或者军功战绩,恐难服众心。”

大臣们听后不禁交头接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