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大夏日不落

徐晋命令佛山兵工厂和义务兵工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造起新的生产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1646式步枪的成本压低,以达到三年时间内全面列装的目的。

同时,科研司应趁热打铁,进行后膛火炮的研发工作,徐晋甚至当场许诺,只要能把这玩意造出来,首功者当为公侯。

武定五年八月,英吉利共和国再次爆发内乱,无数的游击队和反抗组织混迹在乡下,与政府军作战,迫于压力英国元首克伦威尔再次向大夏进口了一批火枪和火炮,并租借了另一个港口来获取大夏的低息贷款。

独裁者克伦威尔为了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只好一个劲的提高陆军规模,加强陆军的装备,但英吉利贫瘠的财政已无力负担这军费,此人便不得不接连签署好几份不平等条约,从大夏手里换取大量的火枪火炮和资金支援。

面对大臣们的疑虑,克伦威尔却坚定地表示,夏国的火炮多的都用不完,咱们为什么还要费工夫去生产呢?尽管贵是贵了点,可这夏械着实好用啊。

对于克伦威尔这个买办独裁者而言,万物皆可买,没有什么是一纸卖国条约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签两份。

武定六年,大夏克虏伯李定国登上奥地利,仅在一个月后本地的道教徒便杀入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条顿骑士护道团喊出“天主已死,昊天当立”的口号,朝着天主教和新教势力发动进攻。

农奴出身的道教徒们高呼“雅利安无量天尊”,视死如归的向贵族老爷们讨债,誓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鸡蛋,这场规模庞大的动乱给与哈布斯堡王朝沉重打击,让神圣罗马帝国更加混乱。

道长们乘坐着热气球,以飞天遁地之势掐着手诀,与此同时一颗又一颗的燃烧弹被投在异教军团脑袋上,昊天大帝的威名响彻云霄。

同年五月,大夏帝国第二舰队由施琅率领,开向澳洲大陆,这时的郑芝龙已经心灰意冷,一应军事都交给了儿子郑森处理,郑森通过奴役土着很快在沿海一带建起了一块居住地。

短暂的抵抗后,郑森的人马向内陆败退,大夏陆战兵成功上岸,并沿着败军撤退的痕迹进行搜索,半个月后,郑氏父子被押上返往大夏本土的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