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的两三台、四五台。
不光本县,还有邻县,还有某些村子里好几家有钱的人家合起伙来一同买一台......
秋收啊,跟老天爷争抢时间,谁也耽搁不起。
万一还没收完一场大雨落下来,损失何止这么点儿银子?况且这样的物件买回家之后年年都能用的。这么算起来,一点儿也不贵。
订单雪片似的飞到手上,秦家临时腾出来的工坊里,工匠们忙的热火朝天。
一台打谷机所有成本在三两六钱银子左右、风车差不多二两,每做出一台,利润五倍往上。
各做出来一百台,纯利润就能达到一千三百两以上,做的越多赚的越多,争分夺秒干就完事儿。
好些人家好奇打听许娘子何许人也?
许知春不得不暂停同曾小燕他们一块儿进城摆摊,没办法,总会有人来小摊打卡围观。
她不习惯做网红。
况且影响生意不说,还容易影响道路拥堵,实在不是好事儿。
因为合作对象是秦家,并没有谁敢打歪主意,许知春日子过的还是挺悠闲的。
这事儿名利双收,几乎等同于捡钱,秦绣荷也想为夫家扬名赚钱分一杯羹。
大哥去了省城,她便对大嫂软磨硬缠,想要秦夫人叫人临摹一份图纸给她,她好送回夫家去,长水县那边的生意就交由夫家去做好了。
几百上千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她夫家的几家铺子如今一个月的纯利润都不到百两。
秦夫人理都不理她,弯子都不绕,直说这是秦家的商业机密,不可外传。
秦绣荷快气死了,什么秦家商业机密?秦家没有个成样子的继承人,一切都是空谈。总有一天这份家私全都是她家天耀、天瑞的。
秦绣荷从秦夫人这里讨不了好不甘心,跑去找许知春。
她想从许知春这里拿到图纸。
她想要图纸,但是不想出钱,只说是大哥让自己来拿的。
许知春自然不肯给,十分诚恳的抱歉,那图纸只有一份,秦老爷和秦夫人拿走之后已经没有了。那图纸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再也画不出来了。
毕竟,先前那一份,她可是花了小半年的时间修修补补、涂涂改改才勉强搞定的。
秦绣荷无可奈何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