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想办法、得想办法......
次日进城卖东西的时候,纪嬷嬷特意来了一趟,许知春才知道昨天自己那位大伯父为什么气成了那样。
她当初得担心成真了。
也幸好,她想的有点多,未雨绸缪的有点周全,为了以防万一,在刚刚种下红薯、土豆的时候就咬着牙硬着头皮上了一趟衙门、将这事儿告诉了卢县令。
卢县令因此记住了这件事儿,红薯土豆成熟的时候他还亲自下乡去参与收获了。
许知春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可是,梁大伯并不知道这件事啊。
卢县令、赵县丞、绍师爷他们下乡亲自收获红薯、土豆的时候,梁大伯羡慕坏了,他几次三番想要主动上前露脸,根本没有机会。
梁里正到处安排了人,又有差役们虎视眈眈守卫着,什么好事儿都轮不着他。
梁大伯好大的意见。
张氏更是气得开口大骂。
他们是许知春的长辈,这种事儿凭什么撇开他们?说破天也没这个道理!要不然干脆让卢大人评评理好了。
张氏一骂,本来就紧张兮兮的梁里正更吓坏了,当机立断,当场让人暗中将这两口子给强行带离现场了。
县令大人还在呢,他们两口子万一闹出什么事儿来,岂不糟糕?
过后梁大伯、张氏两口子又挨了梁里正一通劈头盖脸的训斥。
两个人好气。
明明就是他们受了委屈、受了不公平待遇,不说赔不是安抚他们,居然还训斥?就凭他是里正吗?
梁大伯、张氏气归气,一点办法也没有。
毕竟是里正。
梁大伯憋着这一口气儿,灵光一闪,还真给他想出了可以扬眉吐气的好办法。
第二天,梁大伯就带着张氏去了衙门,见到了绍师爷,声称这红薯、土豆是他弄到的种子,因为不知道种下去结果多不多、好不好,所以当初也没有太上心,而是将这事儿交给许知春这个侄媳妇晚辈去做了......
话虽如此,但如果他说的是真的,这就意味着发现红薯、土豆的功劳,应该是属于他的。
许知春是嫡亲的侄媳妇,自家晚辈。长辈使唤晚辈做点事儿太正常不过了。
谁家晚辈拒绝那才是不懂事呢!
只要官府盖章认定了这份功劳是他的,就绝不会有改变的可能。
先不说许知春敢不敢跑到官府来闹事,就算她气不过来了,那又怎么样呢?她有证据能够证明种子是她弄来的吗?她有证据反驳梁大伯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