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瑾从资料室挑了几本最近的政策和领导讲话,有几份市委书记王卫国的,还有几份市长林义帆的。
“赵哥我先走了,咱们中午再见。”打了声招呼,高怀瑾走回了秘书一科。
拿到材料后,高怀瑾开始了认真的研读。
这些政策,大都是由政府的老笔杆子写出来,经过了多次审核,推敲,最后还要领导审议,甚至是上会研讨才得出来的,可以说都是精华,都是一些干货。
从字里行间高怀瑾不难看出与后世相比,这个时代的材料语言用句,充满了实干精神,并且言简意赅,确实有着这个时代独有的感觉。
高怀瑾决定,在这个月里要好好的学习这些材料,不然自己后世考公经验,直接写出来难免会有些超越时代,显得突兀。还有就是要把握这个时代的政策核心,把握好中央到省里的核心政策。
但是自己后世考公时期学到的那些遣词造句也不能完全放弃,只有立足当今时代的现实,再结合自己独有的优势,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自己的独有风格。
很快,看完了几份政策材料,高怀瑾又拿起了市委书记王卫国的讲话材料,认真的研读下去,看着看着高怀瑾的眉头蹙了起来。
其实并非是王书记的材料写得不够好,实际上,撰写这份稿子的人水准相当之高。
然而,其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却令高怀瑾难以认同。例如,整篇讲话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求稳”的态度,强调要加大政府现有政策的倾斜力度,以稳住西风越达的投资,并通过实施特定政策来提升西风越达汽车的销量。
但是对于咸城市的一些老牌企业,则更注重发挥其市场主体责任。此外,还有诸多观念与高怀瑾对未来咸城的设想大相径庭。
不过,细想一下也就释然了,毕竟王书记明年即将下课,也不知道具体是为什么。
放下手中的材料后,高怀瑾又拿起了另一份讲话稿,这是市长林义帆的发言稿。
“加大供给侧改革,全力推动咸城市南部新区的建设,加速融入沪上城市群……”林市长的讲话充满了大刀阔斧、锐意进取的气息,许多政策和主张都是高怀瑾在后世耳熟能详的。
沉浸在材料的海洋里,上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中午时间,李正三人准备起身去食堂吃饭:“怀瑾一起去食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