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军装项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引得周围的听众哄堂大笑。

“要说这太子爷还真是英明神武啊!他不仅要自己设计军装,还要把这制作任务下放到民间呢。听说那衣服的数量多得吓人,这得需要多少人手才能完成啊!”另一个人感叹道。

“这可真是太子殿下的一项仁政啊!这么多的衣服订单,咱们老百姓又能找到活儿干,可以做工挣钱养家糊口啦!真是太好了!”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对太子爷的举措充满了感激之情。

朱标听着这些赞扬之声,心中暗自欣慰。他一路走过,耳边充斥的几乎全是关于此事利国利民的讨论。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了大半天,感到双腿有些发酸,身体也渐渐疲惫起来。于是,他决定找个地方歇歇脚。

朱标左拐右拐,绕了好几圈,终于走进了一条狭窄的巷子。在巷子深处,有一家小小的酒馆。他迈步而入,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长舒一口气:“哎呦,如今这里才算是真正的京师啊!”

原来,朱标之所以故意绕路,就是想要摆脱那些如影随形的锦衣卫。不过,那些训练有素的锦衣卫自然明白太子爷的心思。他们看到太子爷不停地转圈,心里便跟明镜儿似的,但仍然尽职尽责地远远跟随在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打扰太子爷,又能确保他的安全。

朱标轻车熟路地走进了一间布置雅致的雅间,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后,便唤来了店小二。他略微思索了片刻,点了几道精致可口的小菜,又特意要了一坛窖藏多年、香气扑鼻的陈年女儿红。

待酒菜上桌之后,朱标先是给自己斟满一杯酒,而后轻轻叹了口气:“唉,一个人喝酒真是没什么意思啊!要是李九江此刻能陪在我身边那就好了。”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的朱标心中竟对李景隆生出了些许想念之情。毕竟这个地方当初还是李景隆带他过来的呢,如果李景隆在此处,想必自己根本无需费神去操心任何事情。

想到这里,朱标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着自语道:“罢了罢了,即便只有我一人,倒也未尝不可,如此这般或许还能领略到一种别样的情趣呢。”

这间酒楼整体皆是由木材建造而成,因此其隔音效果着实算不上太好。就在朱标慢悠悠地品尝着美味佳肴时,他隐约听到从隔壁的雅间传来一阵轻微的交谈声......

“哥哥,这次要是能够成功拿下朝廷的军装项目,咱们沈家可真就是一飞冲天啦!”沈仙阳一脸兴奋地说道,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光芒。

然而,沈金却只是冷哼一声:“哼,仙阳,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你不知道,朝廷里的那位在前两年可是将咱们沈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呢!好在这一年来,咱们一直老老实实的,朝廷需要什么东西,咱们就尽心尽力去做,如此这般,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一些罢了。”

他微微皱起眉头,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听到这话,沈仙阳气鼓鼓地反驳道:“那又怎样?朝廷总不能无缘无故地降罪于我们吧?我们又没做错什么事!我看呀,他们就是故意找茬儿。”说着,她双手叉腰,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

沈金连忙摇头,压低声音说:“我的好妹妹哟,你可别再任性妄为了。咱们如今已经引起了那位的忌讳,如果再不知收敛,继续往枪口上撞,那可真是不要命啦!”

他一边说着,一边紧张地四处张望,生怕被别人听见他们兄妹俩的谈话。现在朝廷的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宽松、自由,要不然姑娘家家的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朱标何等聪慧之人,岂会听不出其中深意,但他并未刻意去采取什么行动。

洪武十五年夏,朝廷有意让那些商贾子弟入朝为官。而这些官员所任职的地方,大多都是较为偏远之地。

如此安排,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这些人皆出身于商贾之家,自小耳濡目染,对经商之道可谓了如指掌。若能将其派往地方,必定能够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这群人中,沈家赫然在列。沈万三的次子沈茂以及三子沈旺,如今都已在朝为官。

只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俩身处京城要职,一个在礼部,另一个则在户部。

朱标的意图显而易见,其一,是希望借此机会让这些满身铜臭之气的商贾之子好好学习一下礼法,以免整日只知追逐金钱;其二,则是对他们加以监视和管控。

就在这时,一沈仙阳突然开口问道:“哥,你说女子能做生意吗?”

这句话犹如石破天惊一般,打破了现场的沉寂。原来,这位看似温婉娴静的大家闺秀,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颗渴望闯荡商海的心。她早已厌倦了终日被困于深宅大院,一心想要挣脱传统礼教的束缚,在商场上一展身手。

朱标一听,嘴角微微一笑...

有意思...

人选找好了...沈家,好久不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