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朴实无华的升职加薪

这就没有办法了,徐徐图之吧。

陆知白道:“父皇,工学院既然以春和为名,所培养的人,便非普通的工匠……需得有一定的身份。”

这个问题,原先朱元璋没怎么考虑,但现在冠了太子之名,就不得不考虑了。

太子自然是不可能和低贱匠人混在一起的。

那么,匠人之中,是不是也有一些,不那么低贱的呢……

朱元璋一时却没有想出太好的法子,直接问道:“你怎么想的?”

陆知白思索片刻。

其实,三教九流皆可为官,明朝也是有过。成化年间搞出来了“传奉官”制度,皇帝直接任命官员,不经内阁和吏部。

这制度不好,太随意、任性,后期发展成卖官鬻爵,搅得官场乱糟糟。

陆知白说道:“各色工匠,各司其职便好。但其中,必然有些才智过人的,其实是可以有科举或是被举荐的能力。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儿臣是想说,这工匠的水平,难道都是一样的吗?总有好坏之分。

是否可以设置一种制度,按照他们的职业能力分级,也就是‘职称’。”

“职称?”

朱元璋和朱标都是头一回听说这个,不由得都是露出思索之色。

随后,朱元璋立刻便问道:“有了职称之后,又如何呢?难道,需要给予嘉赏吗?”

陆知白知道他关心的重点,便说:

“朝廷认可他们的身份就行。譬如发放锦旗,登记造册,给予一些便利……

至于奖赏,倒是不必。大明的百姓何其纯朴,只要朝廷给予认可,他们便要千恩万谢了!”

朱元璋一听,连话里那若有若无的嘲讽都无视了,这才点了点头,露出几分满意之色,随口道: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这么办。交给你们工部了。”

说着,越想越高兴起来,说:“这个法子好啊!既可以让匠人按水平分个高低,又可以激励他们……”

最大的优点是,还不怎么花钱。

朱元璋越想越高兴,又夸道:“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这大明有了你,就像……”

嗯,一时之间,他想不出好的比喻,只能连连点头,一副满意之色。

陆知白敷衍道:“一般一般,村里第三罢了……”

朱标微微一笑,提醒道:“父皇总是夸赞驸马,儿臣都有些听腻了;说起来,驸马倒是屡建功劳、屡献良策,虽然看着不显,但积累起来,倒不输于那些老臣了……”

朱元璋终于想起来了,哎呀上午的时候,他好像是说过,加爵、封赏之类的。

朱元璋作出回忆的神色,问道:“对了,小白,你岁禄多少来着?”

陆知白收敛神色,正经的回答:“承蒙陛下厚爱,儿臣每岁六百石。”

这年头,驸马俸禄就是这样。放到以后,就有两千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