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清丰老家(八)

当街边有人家在门口挂上红灯笼的时候,钱二妹才意识到,原来要过年了。

她在年前同账房一起从酒楼请辞,东家原本很是生气,以为她们是串通好了要跳槽去别的酒楼,但在听说她们是要合伙开洗衣坊之后立刻不气了,还希望她们看在从前共事一场的份上,给他一个友情价。

辞完工,她们又忙不迭的去官府做创业备案,申请创业贷,而后选址。

这个选址也不是她们想选在哪儿就能在哪儿,官府是划好了地盘的,她们只能在这个地盘里选址,作坊的大小也是固定的,两人就这么天天待在郊外,最后还是选了一块自己以为不错的好地方。

由于土地不买卖,所以她们只能租,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刚开始只租五年,倘若生意能做起来,有进账,就再租个二十年。

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井水还是不能用,但河水是可以的,她们不想在水上省钱,这笔钱决计不能省,只能花大价钱从上游河坝引流过来,这样就不必人力打水,而有自来水了。

这么一日日跑下来,等回过神,年关就到了。

钱二妹的口袋已经全空了,只剩下一百左右的积蓄,她有些心慌,就拒绝了账房让她和她娘来城里一起过年的邀请,好在这时候去乡下的牛车还没有停,钱二妹便急慌慌的乘车回了家。

她倒不必置办年货,这就省了一笔钱。

家里肉是有的,寡母在家喂了一头猪,这猪不忘外卖,一年半出栏,制成腊肉香肠正好吃到下一头猪出栏,糖也有,糯米的价格下来了,寡母就能自己在家做饴糖,散给来拜年的村里小孩吃。

鱼就更不必说了,亲戚家有鱼塘,自家送几根腊肠去,就能得两尾肥硕的草鱼,除了刺多,肉还是很嫩的,姜葱水去腥后滋味也很鲜美。

村里有村里的好处,在城里置办一桌年夜饭可要花不少钱,但在村里则便宜许多。

尤其钱二妹家还没有小孩子,两个大人也不需要什么新衣裳,

零食自然是没有的,就是小孩都没有零食吃,除了正经饭菜以外,别的在农人看来都是浪费,又不是快饿死了,吃什么零食呢?这就又省了一笔钱。

钱二妹没和寡母说自己要跟人合伙开洗衣坊的事,先前回家的时候试探过,但寡母的意思很明确,她们以前只是泥腿子,能在城里找个活就很不错了,要当东家?恐怕祖坟冒青烟都不能够,别做冒险的事,老实挣一笔辛苦钱,鱼塘就挺好,不必出太多成本,就是亏了,自家也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