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做蓟辽督师时,一心要修复辽东的这些城堡,可惜此时的大明,不再是中叶时期那个经济繁荣,如日中天的大明,单单是大凌河西岸的几座城堡,就将大明拖入了深渊。
此时的辽河套边墙,由于年久失修,墙体坍塌,墙上墙下长满了荒草,早就失去了防御功能,只有几处堡城,还算完整,后金用来驻兵。
孙承宗感慨地道:“等收复奴儿干,大明还得将这些边墙和卫所,重新修起来。”
平安心里暗戳戳地想:母后要的是整个奴儿干,这边墙修起来,不是划地为牢,将自己禁锢在边墙内了?
于是他道:“对奴儿干诸部,应该如永乐帝时期那样,采取恩威并施的怀柔政策,那时候没有边墙,女真诸部却不敢反叛。
正德朝后,修筑起了边墙,女真人照样反叛,可见能镇住辽东诸部的,不是边墙,而是强大的国力、是军队的武力,还有朝臣们推崇的教化。”
这都是平安从母后那儿听来的道理,今儿在这里讲出来,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孙承宗等人,并没有多少惊讶,却把袁崇焕这个边臣,差点惊掉了下巴:这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讲出来的话?
他却不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讲的道理,要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要么是从师长那里学来的,并没有多少是他们自己推导出来的,但饶是如此,能活学活用,已经很了不起了。
他刚开始还想附和老上司孙承宗,但小皇帝对治理奴儿干的想法,显然与老上司不一样,他噎了一下,才道:“时移事易,对于奴儿干,永乐朝有永乐朝的治法,正德朝有正德朝的治法,今日有今日的治法,端看虏情而定……”
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套,既不得罪老上司,又不得罪小皇帝的说法,自己都觉得自己很无耻,却听小皇帝拍掌笑道:“是极!是极!这就叫做……对,与时俱进!”
他又道:“孙师傅的说法,朕赞同一半,要治理奴儿干,修复各处堡城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个边墙,朕觉得没必要再修,一来劳民伤财,二来,奴儿干东边是大海,北边是雪原,都是天然的边墙……”
袁崇焕一听,觉得自己汲汲于大凌河、山岔河流域的地盘,格局太小了。
就听法安大师双手合十道:“北边的蒙古诸部,普遍信奉西藏高原传来的佛教,女真诸部,信奉原始的萨满教,大明要收服女真诸部,除了教化外,还可以引导他们信奉佛教,剥去他们身上的野蛮之气,引导他们的向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