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不肯接受小老虎,平安见懿安太后抱着小老虎不撒手,便将小老虎送给了她。
张嫣跟得了一个儿子似得,连其他礼物都来不及看,就抱着小老虎回慈宁宫了,生怕平安反悔再要回去。
乾清宫里,只剩下张蔷母子,殿里的法容、姜姑姑、怀恩等人,全都识趣地退了出去,留下母子二人,安安静静地享受亲子时光。
………………………………
大军凯旋,京营将士们放假十天,回家与家人团聚,将士们带回来的饷银和辽东特产,让各家商辅的买卖格外兴隆,有钱人家争着购买将士们带回来的皮毛、东珠、山参,还有用腌制的咸鱼,就图那些鱼够大。
经营粮食布匹,日用百货的商家,更是被将士家属们狠狠地消费了一波,将年前积压的货物,全都卖出去了,一时间商业繁荣,京城里跟过年一样热闹。
最热闹的是《明报》,不停地宣传辽东的黑土地,长白山里的珍贵木材,还有辽东海里捞不完的鲱鱼,几乎每日都有一到两篇,关于辽东的报道,使辽东这块地方,一直处于京城话题中心。
而辽东最缺的,就是人手,刑部、大理寺、京兆府的牢狱里,人犯已经被清空,全都送到辽东服刑。
五城兵马司加强了巡城,一些打架斗殴的小事,以前兵丁们一般不会抓人,劝和劝和得了。现在不行,全都抓起来,送到辽东去服刑。
一时间,街上的大小混子们,几乎绝迹,治安都好了不少,小孩子都敢单独出门了。
还远远不够,往年冬天,有大量的难民到京城乞食,官府要在几大城门外开设粥厂,到了开春,这些人会陆续返乡,但有些失去土地的难民,会滞留在京城。
今年,这些难民都被送去了辽乐,有一家人去开荒种地的,只要去到辽东,每人分五十亩地,一家十口八口的失地农民,去到辽东就能做个小地主,而且免三年田锐,这样的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东征大军还没进山海关,户部组织的第一批自由民,便拖家带口地出发了,他们一路上的食物,都由官府发放,去到目的地,每人还能从当地央行里,借到五两银子的安家费,用于购买农具和种子。
这笔银子是无息贷款,还款期高达五年,可以用粮食还贷,还能用山上的猎物、河里的鱼虾等物资还贷。
这政策一出来,城外的难民都走光了,有些往年来京,滞留在京城打小工糊口的百姓,也纷纷举家迁移去了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