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前世的宿命

法安接过那份奏折,快速浏览了一遍,随后双手将奏折放回御案上,沉声说道:“诚如袁督师所言,大明在国初控制奴儿干地区,一是沿几条大江设立卫所,派遣卫所军与当地部族共同管理地方;二是内官亦失哈先后十一次巡视奴儿干,都是乘船从松花江东下,直抵苦夷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的辽东省地域广阔,若沿用国初的管理办法,百年之后,辽东难免重蹈覆辙,脱离大明控制。

因此,建立一支辽东水师势在必行。一来可维护大明在辽东的统治,二来可保障辽东沿海的海上安全和渔业资源。袁督师久在辽东,他的建议确实具有一定的实操性。”

法安大师对袁崇焕的能力颇为认可,而张蔷也看出了袁崇焕的心思。后金灭亡,奴儿干回归大明,辽东镇失去了大明第一边镇的地位,袁崇焕这位辽东督师眼看就要失业。

他写这封奏折,一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战略眼光,二是想谋一份新职务。

张蔷正在深思,法安大师又开口道:“贫僧虽未亲自去过苦夷岛,但辽东的隐卫统领曾奉命派人考察过。辽东鲸海中确实如太后所说,有大量的鱼类。苦夷岛上的苦夷族人用独木舟和渔叉捕鱼,一个夏天就能获取全年的食物。”

大明的官方文件中,将北至苦夷岛、南至朝鲜东海岸的海域称为“鲸海”。

这一海域因日本暖流(黑潮)与千岛寒流(亲潮)交汇,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水域,为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进而吸引了大量鱼群聚集。

后世的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顶级渔场之一,大明的海中洲因处于黑潮流经的海域,如今也成了大明最大的渔场。

张蔷对鲸海中的鲑鱼、太平洋鲱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海产垂涎不已。即便没有袁崇焕的这份奏折,她也早有组建水师、护卫捕鱼船队的打算。

“大师觉得,袁崇焕能担负起组建辽东水师的重任吗?”张蔷问道。

法安大师沉思片刻,答道:“贫僧认为,组建辽东水师,毛文龙比袁崇焕更合适。”

“哦?大师何出此言?”张蔷挑眉问道。

法安解释道:“首先,毛文龙手下有一支东江水师,虽然战船简陋,官兵良莠不齐,但总算有一些基础,比袁崇焕从零开始强得多。”

张蔷却毫不客气地说道:“毛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