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忙打圆场:“哥儿还小,明年下场也是一样的。”
挥挥手让孩子们下去,临了还不忘补充道:“回去等着,伯父回头就给你们送来见面礼!”
等三个孩子跨出门,袁崇焕才搓着手,问王家彦:“开美,不知你家三公子可曾婚配?”
王家彦顿时明白了袁崇焕的心思,这是想结儿女亲家,巩固两家的关系来了……自己正三品,袁崇焕是正二品,若是让三哥儿娶袁家的姑娘,别人会以为他王家彦,是想高攀袁崇焕了。
太后会不会顾忌他结交外臣?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想在朝堂上更进一步呢……
但他不能驳袁崇焕的面子,只好诚恳地说:“不敢哄瞒袁大人,这三哥儿,是下官的妾侍所生,养在他嫡母名下,今年十四岁,尚未婚配,平日里练拳的时辰,多过读书的时辰,没少被他母亲责罚,皮得很……”
听说是妾室所生,袁崇焕心里咯噔一下,只后悔自己今日行事太孟浪了,也没有事先打探打探。
他家里与王家三哥儿年岁相当的女儿,是他与夫人的老来女,平日里捧在手心里宠着长大的,让女儿嫁一个庶子,别说夫人了,他自己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算了,还是回去与夫人商量一下再说,于是他打消了当场提亲的念头,转移话题,聊一些报纸上登载的各地见闻。
回到驿馆,袁崇焕立即派长随,出去打听王家三哥儿的情况,庶出还好说,只要孩子进步,将来能考中功名,凭自己与王家彦的人脉,不愁扶不起来。
两个时辰后,长随来回复:“王家三公子虽是庶出,却是记在嫡母名下养大的,身份与嫡子无异,喜欢练武骑射,弓马娴熟,读书成绩中上……王家家规极严,王大人的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是端方君子,这位三公子,虽然佢劣,却从无沾花惹草,打架斗殴的劣迹……”
袁崇焕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结这门亲事,于是将送给王家儿女们的见面礼,又加厚了几分,又送给王家彦的母亲,一株品项极好的百年山参,送王的夫人,两张雪白的狐狸皮。
用箱子仔细装好,让长随送去王府上。
随后提笔写信,将王家和王家三哥儿的情况,向夫人做了汇报,说王家彦是太后面前的红人,与他结成儿女亲家,自己在官场上就多了一个天大的助力,哪怕去遥远的海参崴做官,也没人敢在朝堂上给自己使绊子……
妻儿都在广东老家,袁崇焕准备在京城置一座宅子,将妻子儿女接到京城居住,这是封疆大吏们的常规操作,以前他在宁远城,离京城不过三日距离,没必要让家人留京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