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三年。
1973年10月。
孟凡在报纸上看到了袁先生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议上做报告的消息,此报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惊醒了孟凡,要是孟凡没有记错的话,用不了两年,杂交水稻就要出世了,孟凡赶紧从农场里拿出一些水稻种子,给袁先生寄过去,看看能不能借助农场的力量,再给杂交水稻提高一下产量。
孟凡在信中表示,这是之前自己无意中发现的野生水稻的种子,比一般的野生水稻产量要高。现在在报纸上看到了袁先生的事迹,特意将野生水稻种子寄过去,不管能不能对袁先生起到作用,都希望能够为种花家的水稻事业献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除此以外,孟凡还依葫芦画瓢,将一些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都邮寄给相关领域的大拿,都是以同样的口吻,说是无意中发现的野生种子,听说先生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特意将收集到的种子随信寄来,希望能够对先生的事业有所帮助。
嗯,不对,玉米种子不能寄,因为玉米大概是明朝的时候传入到中国的,时间不算长,不知道在中国存不存在野生种玉米。
像是其他的就没问题了,小麦、水稻在我国早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绝对存在野生种的。
换个说法,得到了国外的玉米种子?那也不对,现在这个时候,国外的东西不好进来,个人是基本得不到的,还是算了吧,等到以后,改开之后,孟凡在找借口把玉米种子弄过去吧。
过了一阵子,孟凡陆续收到了各位专家的回信。
信中,大家对孟凡提供的种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对他的无私奉献表示感谢。
尤其是袁先生,他在信中提到,孟凡寄来的野生水稻种子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们将进行深入的实验和研究。
孟凡感到无比兴奋,他深知自己的微小举动可能会对国家的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他决定继续关注这些研究进展,并期待未来能为借助农场为种花家的农业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