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帝王的城府尽显无遗。
即便是他意图陷害他人,也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踏入陷阱,最好是不做任何反抗。
“陛下,您别忘了,长宁侯的老夫人,以及临川县主都身处京城之中。”睿王低声提醒,“若长宁侯日后有所不服,这两位人物在京城,足以震慑他,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皇上闻言,眉头略微舒展,显然被睿王的这番话所说服。
然而,在他心中,长宁侯老夫人的分量尚且可以考量,至于柳云曦,他总觉得在褚祺瑞心中,她或许无足轻重。
直至如今,皇上心中依然存有一丝疑虑,认为当初在杏花宴上,褚祺瑞之所以选择退而求其次,选择临川县主,而对那些出身显赫的世家千金视而不见,不过是想消除自己的疑虑。
“务必要时刻监视长宁侯老夫人的居所,至于柳云曦,先前朕听闻她前往长宁侯府,后来又有探子回报说她返回了武威侯府,或许是因为害怕一同前往汴梁。”皇上语气淡然,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确实如此,”睿王沉声说道:“此人心机叵测,陛下请放心,臣定会派人严密监控长宁侯老夫人的居所。”
两人之后再未提及武威侯府之事。
派遣细作留意院落内的一举一动,这对细作的素质要求极高。
稍有疏忽,便可能暴露身份,甚至引发其他不必要的纷争。
既然柳云曦本身无足轻重,便索性不去过多思索,任由她在武威侯府中自作主张。
毕竟,她此刻仍在皇城之内,处于他们的密切关注之下,料想不会引发太大的动荡。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睿王身上,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随意地问道:
“关于韩府的事务,皇兄可已妥善解决?”
睿王原本正在沉思,皇上突如其来的提问,让他几乎被自己的唾液呛到。
他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陛下请放心,臣府上的侧妃行事鲁莽,臣已对她严加斥责。韩府之事,也已责令她妥善料理。”
韩府老太爷在退朝途中公然跪地,这一举动实在有些卑劣,若处理不当,受损的将是整个皇室的尊严。
再加上众多言官纷纷上奏弹劾睿王,若置之不理,那些人的口水足以将他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