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扬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镇定,这份从容或许源自于过往无数次面对困境所锤炼出的坚韧心志,而非外界所臆测的轻浮行为所累积的“胆识”。然而,此等揣测实属无稽之谈。
在四周被重兵层层包围的严峻形势下,王维扬非但未显丝毫慌乱,反而嘴角微扬,流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喜色,这令人不禁揣测其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而非简单的惊惧失态。
“陈兄,请留意吴三桂的动向。”王维扬适时提醒道,其语气中透露出对当下局势的敏锐洞察与对同伴的微妙提示。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王维扬的沉稳与智慧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陈池迅速捕捉到了吴三桂部队的异常之处——这些士兵甲胄鲜明,纪律严明,全然不似仓促突围而来之状。随着部队缓缓逼近,并未立即发起攻击或言语交涉,而是保持距离,静待时机。此时,一名身着二品官服、气宇轩昂的骑士自队中驰出,其身份不言而喻,正是吴三桂本人。
“大阿哥,陛下有旨,命我将你缉拿归案。”吴三桂的话语简洁而有力,透露出其作为臣子的忠诚与对皇权的绝对服从,即便面对昔日把酒言欢的友人,亦能保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情感上的疏离与职责的坚守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阿哥闻言,怒不可遏,直指吴三桂,控诉其背叛之行,言辞激烈,然而,在理智与现实的面前,这样的情绪宣泄似乎显得苍白无力,难以撼动吴三桂坚定的立场。
“大阿哥,我身为清国重臣,职责所在,非你之私属。你私藏叛党,已触犯国法,望你能迷途知返,听从陛下裁决。”吴三桂的回答冷静而坚决,他显然已将大阿哥的情感控诉视为过耳之风,随即指挥精锐之师将福安康的营地团团围住,其部队虽人数不多,但士气高昂,战斗力远胜寻常,展现出了沙场老将的深厚底蕴。
至于韦小宝如何成功说服吴三桂转变立场,这一谜团暂未揭晓,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智谋与手段,无疑为这场宫廷政变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复杂。陈池深感困惑,难以洞悉那小子何以拥有如此非凡的感召力,唯一合理的推测,乃是吴三桂深谙时局,主动选择了归顺之路,展现其政治敏锐度。
此举无疑彰显了吴三桂的冒险精神,他仿佛一位精明的赌徒,在棋局中步步为营。陈池暗自揣摩对方心理,意识到大阿哥虽手握重兵,但亦非易于撼动之敌,若其麾下将士团结一致,或有逆转乾坤、反击皇权之可能。
因此,吴三桂的归顺之举,其意义远不止于个人安危,更在于有效削弱了大阿哥的实力基础,同时沉重打击了敌方阵营的士气。皇帝非但不会因此责难于他,反而会因其贡献而慷慨赏赐,树立典范于众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