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经过减速配比,能够精准地控制传送带的移动速度,确保工件平稳地到达下一个工位,最后完成的产品,直接从生产线的尽头输出。
不仅如此,他精心设计的焊接工艺实则并不繁杂,所需焊接的位点也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牵引环以及往复插板等关键部位。
总体算下来,焊点数量竟然还不足十个之数。
这般程度的焊接任务,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且技术娴熟的焊工而言,无疑是信手拈来之事。
再者说,这次的焊接工作整体难度并不算高,其中唯有耧车因其采用的材料乃是较为轻薄的白铁皮,故而在焊接时会稍显棘手。
所以针对此部分的焊接操作,则需特意安排具备三四级资质水平的焊工方可确保万无一失。
而至于其余部件的焊接需求,只需拥有一二级焊工水准之人便能轻松应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焊接工作量颇为可观,恰好能够给予众多焊工一个绝佳的实践锻炼机会。
与此同时,那些三四级的焊工完全有能力担当起班长或者组长之类的重要角色。
如此一来,整个人员调配与分工便可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经过何雨柱本人亲自仔细地测算评估,如果这套看似简约却又不失高效的生产线能够得以顺畅运转,那么仅需十几名工人相互紧密协作,每日每一条生产线皆可成功生产出多达数百台的产品。
等所有产品完成焊接之后,接下来便是对其进行除锈及上漆处理等后续工序。
待一切完工后,即可将成品整齐存入仓库,静候运输车辆前来装载运走。
运走前,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往复插板。
比如有些地区种小麦、玉米、大豆,那就配这三样的插板,比如有些地区只种玉米,那就只配玉米插板,这样就可以一机多用。
当然播种小麦时用的轮子是特制的,不然用不了。
何雨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先启动五条低成本的耧车生产线。
他心里很清楚,相对于其他复杂的农业机械而言,耧车的制造工艺相对较为简单,而且成本也比较容易控制。
至于那些脱粒机和钻井机的生产,则显得更为轻松一些。
因为这些设备的结构并不像耧车那么复杂,只需要将它们合理地安排到对应的车间里,按照既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即可。
对于经验丰富的工人来说,完成这些任务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而那看似不起眼的押水井,其实也是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的。
只要事先准备好精确的模具,每天轻轻松松就能产出数千个合格的产品。
如此高效的生产方式,无疑大大提高了工厂的产能。
就这样,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每天每种产品都能有成千上万的成品顺利下线。
更令人惊喜的是,整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人力并不算多。
除了那些被分配到其他车间一同生产的产品之外,专门负责耧车生产线的人员,包括搬运工等等在内,总共不过五六十人而已。
这个数字相较于庞大的产量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可以说人力需求方面毫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