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楚军大胜

秦魏边境虽然没有发生冲突,但局势也骤然紧张,牵制了魏国西河的全部兵力不敢妄动。

反观赵侯章可是憋了一肚子气,听闻魏、楚围绕着陈蔡故地,连连恶战,牵扯了太多精力。又接到楚国使臣送来的交好书信,甘言厚币,以贿赵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侯章连续下达数道命令:

其一,对魏国的小弟卫国再次发动进攻,迅速出兵攻下了卫国的刚平城;

其二,再次增兵郑国,协助郑国反攻韩国,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但确实起到了恶心韩国的作用;

其三,对逃入太行山中的中山国旧部秘密支援,为中山复国运动拱火浇油,把魏国的飞地中山搅得鸡犬不宁。

四处冒烟的形势,令魏侯击急得焦头烂额。韩国也对赵国深度插手郑国之事大为光火,于是魏韩两国达成一致,派出使臣出使郢都,要求交战双方休兵议和,共商盟好。

楚王大笔一挥,命令尹吴起全权处理此事,将皮球再次踢回吴起处。

吴起在谈判中狮子大开口,要求归还楚国故地襄城、阳夏、郾邑、圉邑等五百里土地。

这些城邑和土地涉及魏、韩两国,都是一些边界的城池,三天两头的易手。

有些甚至都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本不是在谈判桌上能掰扯清楚的。

谈判桌往往是政治和军事的延续,吴起熟练运行“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谈判艺术与技巧,趁谈判之际,突然出兵袭击了阳夏城,将阳夏这座楚国故城再次收归。

然后老吴勉为其难地同意,以现在的边界为基础,进行议和。

魏国那边,秦国人天天在西河边境搞演习,小卫国没日没夜地来求救,中山国形势如同鼎中沸水;

韩国这边,本来占据的伐郑优势,反而被赵郑联军打了一次反冲锋,形势越发不容乐观。

无可奈何之下,魏韩两国捏着鼻子同楚国签订了议和条约,以现在边境为基准,三国互不侵犯,友好相处,千秋万年!并举行了庄重的祭天和歃血仪式。

至此,魏韩与楚国,围绕着陈蔡故地的争夺,以楚国最终牢牢把控住陈蔡故地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