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壹火会

这正是与墨家处于半脱钩状态的管黔滶,以及其亲手训练出的“楚黑”徒众。

管黔滶一系黑徒,对墨子身后,孟胜执掌下的墨家十分不看好。更对墨家理念的传播与墨宗出现了较大分歧。

他在中原、在楚国始终找不到自己救世济民的土壤,于是怀着一腔悲怆的心情,西进巴蜀,欲图将自己改良后的墨学,在巴蜀这一片新土地上传播,创造一种绝对公平正义的墨家乐土。

没想到的是,巴蜀之地,更加蛮荒,更加无道,更加不公平。

巴国尚可,由于其原始的五姓共治格局,以及国君是周室册封的姬姓,所以与楚国、与中原的社会形制有相似之处。

特别是蜀国这种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令管黔滶等人非常震惊。瞬间这些以“救世”为己任的墨侠,感觉到了自己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下定决心要拯救蜀人于水火之中。

不要怀疑,如果你读过《墨子》,了解过墨家的那些理念与言行,就会知道,确实有这样一群有信仰、有组织、有纪律、有使命的人,为了救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这就是墨子、墨家的高尚之处。这是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的坚持和信仰。

但是单纯依靠管黔滶及其弟子,显然是不足以拯救蜀人这么大一个国度的。

于是管黔滶充分发挥其“墨侠”本色,开始组织秘密结社,暗中串联,宣传墨学,发动群众。

管黔滶从墨家的“墨”字中,取出一个“火”字。

“墨”字的早期字形,甲骨文、金文字形可以看出,下部为燃着火的灶台;上部是方形口的烟囱;中间为叠火的“炎”。

墨字的变迁

管黔滶从墨字中间取了一个“火”字,将自己的秘密结社称之为:

“壹火会”!

为什么起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从古“墨”字看,“火”在中间,形象地代表了墨家子弟心中有一团救世之火在熊熊燃烧。

《诗·郑风·大叔于田》有:“叔在薮,火烈具举”的诗句。

描写在夜晚打猎时,众人举火列队照明。“火烈”就是举火把的行列,众人同心列于“火”之下,已有“火伴”的意味了。

“火伴”。背过《木兰辞》的应该记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