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朝议惊变

说罢,他那双眼珠子滴溜溜地转,扫视着众人,眼神里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威胁。

冯去疾和蒙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与无奈。冯去疾眉头紧皱,拳头在袖中紧握,心中暗忖:“这赵高又要耍什么阴谋诡计,如此明目张胆,实在是欺人太甚。”蒙毅则面色冷峻,犹如雕像一般伫立,可那微微颤抖的衣角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太子此前已有交待,一旦朝中出现这等指鹿为马的荒唐事,切不可莽撞,要速速带着家人赶往长安县寻求庇护。冯去疾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低声对蒙毅说:“蒙兄,看来今日之事难以善了,太子之言,不可不听。”蒙毅微微点头,沉声道:“冯兄所言极是,只是这朝堂竟被奸佞把控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说罢,两人皆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才能全身而退,逃离这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就在此时,朝堂之上一片死寂,众人皆不敢轻易开口。赵高见无人应答,脸上的笑意愈发浓烈,却透着丝丝寒意,犹如一条暗处吐信的毒蛇。

“怎么?诸位大人莫非皆是肉眼凡胎,连这等常见之物都辨认不出?”赵高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声声入耳,似重锤般敲打着众人的心。

冯去疾心中虽怒,却强压怒火,上前一步,恭敬地作揖道:“赵大人,此乃梅花鹿,乃世间常见之兽,大人为何有此一问?”他的语气尽量平稳,但仍难掩其中的一丝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赵高听闻,突然发出一阵狂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冯大人,您怕是老眼昏花了吧!此乃马,绝非鹿也!”他眼神凶狠地盯着冯去疾,仿佛要将其生吞活剥。

蒙毅见状,挺身而出,大声说道:“赵大人,莫要颠倒黑白,此鹿有角有斑,怎会是马?大人此举,莫不是故意扰乱朝堂,欺君罔上!”蒙毅双目圆睁,身姿挺拔,正气凛然,话语如利刃般刺向赵高。

赵高脸色一沉,冷哼道:“蒙将军,您这是在质疑我?陛下圣明,自会明察。陛下,您看这是何物?”赵高转身面向龙椅之上的皇帝,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略显苍白,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无奈,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朕……朕看这像是马。”皇帝的声音微弱,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朝堂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冯去疾和蒙毅听闻皇帝之言,心中大惊,他们深知这朝堂已被赵高的黑暗势力所笼罩,再留于此,恐有性命之忧。两人互递一个眼色,趁着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悄然退出朝堂,匆匆向着宫外奔去。

他们深知,此刻的长安县是他们唯一的希望,那里或许有一线生机,能让他们躲过赵高的迫害,等待拨云见日之时。而朝堂之上,赵高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一场更大的阴谋似乎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冯去疾与蒙毅快马加鞭,一路扬尘,直奔长安县。马蹄声如骤雨般敲打着地面,似也在为这颠倒黑白的朝局而愤懑。

二人抵达长安县后,寻得一处隐蔽居所,暂作安顿。蒙毅紧握着拳头,在屋内来回踱步,咬牙切齿道:“赵高这贼子,竟敢如此肆意妄为,蒙蔽圣听,我等绝不能坐视不管!”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仿佛能将这黑暗烧尽。

冯去疾坐在一旁,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蒙兄,莫要冲动。如今赵高在朝中权势滔天,党羽众多,我们需从长计议。长安县虽可暂避风头,但也绝非长久之计。”他的面容冷峻,目光中透着坚毅与睿智。

就在此时,一位神秘的老者悄然来访。老者身着一袭黑袍,面容清瘦,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看穿世间一切虚妄。他见到冯去疾与蒙毅,微微拱手道:“二位大人,老夫早闻你们遭遇,特来相助。”

冯去疾起身相迎,疑惑道:“敢问老先生是何方神圣?为何要助我等?”老者微微一笑,道:“老夫久居山林,然心系天下苍生。赵高乱政,天下将乱,老夫不忍见百姓受苦,故来与二位共商大计。”

蒙毅急切地问道:“老先生有何良策?但说无妨。”老者缓缓踱步,轻声说道:“当下,需先联络朝中尚有正义感的大臣,暗中积聚力量。同时,收集赵高罪行证据,以待时机,呈于皇上,让皇上看清赵高真面目。”

冯去疾与蒙毅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希望。冯去疾点头道:“老先生此计甚妙。我等这就着手去办,定要将赵高绳之以法,还朝堂清明,保天下太平。”

于是,在这长安县的小小角落里,一场针对赵高的秘密谋划悄然展开。他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虽前路艰难,但心中的信念却如明灯般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时刻准备着冲破这黑暗的笼罩,迎接曙光的到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冯去疾、蒙毅与神秘老者四处奔走,秘密联络朝中忠义之士。他们借着夜色掩护,派出心腹之人,将写满密信的竹简悄悄送往各地。每一封密信都承载着对正义的坚守和对赵高的讨伐决心。

在长安县,他们也没闲着,一方面训练招募来的勇士,这些勇士来自民间,个个对赵高的恶行义愤填膺,他们在城郊的山谷中,日夜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在向赵高宣告正义的力量正在凝聚;另一方面,积极收集赵高的罪证,派专人深入市井,探寻那些被赵高迫害之人的冤屈,将一个个血与泪的故事记录成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朝堂之上,赵高越发地张狂,他以为冯去疾和蒙毅的离去会让他再无阻碍,开始大肆排除异己,稍有不顺从他的大臣,便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大牢。整个朝廷被一片恐怖的阴霾所笼罩,大臣们人人自危,朝堂议事时也只是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违逆。

然而,赵高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冯去疾等人暗中监视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收集的罪证越来越多,反抗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

在李斯那雕梁画栋却又透着几分凝重压抑的府邸之中,烛光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不安。李由满脸焦急,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疾步走到李斯面前,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急切:“父亲,如今赵高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京城已非久留之地。举家前往长安县寻求庇护,实乃当务之急啊!”

李斯身着华丽的丞相官服,身姿依旧挺拔,可面容却略显憔悴与疲惫。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执着,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由儿,我乃大秦左丞相,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身已许国,怎能因奸佞当道便怯懦逃离,置身世外?我当留在此处,与那赵高周旋,守护大秦的根基。”

李由望着父亲那视死如归的神情,眼眶不禁泛红。他深知父亲的脾性,一旦决定,九头牛也拉不回。无奈之下,他只得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开始指挥家人收拾行囊。他的动作略显迟缓,每拿起一件物品,都忍不住回头望向李斯,眼神里满是担忧与不舍。

李斯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儿子忙碌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虽不惧赵高的阴谋诡计,但对家人的安危也并非全然不挂心。只是在他心中,丞相的职责与使命如同巍峨高山,不可撼动。此刻,府邸内一片慌乱嘈杂,仆人们匆忙地搬运着物品,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而李斯却仿若置身事外,他的思绪飘向了朝堂,思索着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为大秦寻得一线生机,哪怕要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