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实回来的时候,知道林晓晓要寄东西,摘完了菜,他转身就牵着自行车出门了。

这天眼看着冷下来了,他打算去公社给两家都弄一些棉花。

干活的时候,听到张三千有说过一嘴巴,公社里有卖棉花。

黑省这边是有自己种棉花的,每年收的棉花,都会就一些给公社的作坊用,有多余的才会卖给统一的收购站。

因为是公社自己种的不需要票,价钱还是和市场价一样的。

他想,既然要邮寄东西,索性全都准备齐了,借着邮寄的理由,他可以多买一些,给老师也多做一床过冬用,就不会显得突兀。

韩秋实到了地方后,直接去了公社的集体作坊。

集体作坊就把各类的木匠铺子,酱油铺子、油坊这类的完全集中在一起,弄成了一个公社的小型坊市。

在作坊这边干活,靠关系是进不来的,都是需要实打实的手艺才能进来,他们上工的时间是没有固定的,来做事情都很灵活,只要有活儿的时候过来的,没有活儿就会回去自己的大队,或者去单位上班。

工资也是按照干活多少给的工钱。

一般农闲的时间,公社还会和外边的厂子有合作,这样可以多创造利润。

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以卖给当地的社员,在当地销售不完的,就会给收购站。

这样作坊不仅能多一些收入,也给当地人一些方便,做工的工人也能多拿钱,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韩秋实提了自己的需求,他直接要了50斤,一边过来巡查的生产主任见是个大客户,自己上前接待韩秋实。

“可以可以,新棉花已经到了,马上就可以给你备好。”生产主任很乐意出来接这样的活儿,看着店里的东西全都变成钱,让他很有成就感。

确定了数量后,公社主任笑嘻嘻的计算价格。

“咱们供销社的棉花,就着票是一块二一斤,书记为了给大家便利,只要是是本社的,就可以免了你们的票头,就按照一块二给我就好。”

“韩知青是在我们公社的知青,就是自家人了, 一斤棉花一块二一斤,那50斤的棉花算下来就是41块6毛钱。”

韩秋实点点头,见作坊里还有现成的棉衣,心想着给林晓晓做一件大袄子,但想到林晓晓平时穿的款式好像和这里的有很大出入,就歇了这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