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年过去,说起来国库其实并不空虚,甚至每年除掉各种开支之后还有很多盈余。
这比起当初大夏的时候,那可是不知道强多少倍,甚至是比当年最繁荣时期的云国还要昌盛,因为有半夏最初提供的高产良种开路。、
后面不仅仅是理县,朝廷在京城,东南西北都设置了一共十几处司农部。
这些司农部也不用管官场上的什么,就负责记录当地粮食的品种,产量,气候变化,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收割,哪种情况下产量最高?
当然,记录这些的同时还得研究高产良种,因为做哪些的最终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提高田产。
但即便如此,别说把太子想要搞电力科技的事实施下去得花多少银钱,就单单是连城墨所说的,广办官学,这就不是现在的朝廷国库能支撑的起的。
但,不能因为不好办就不办了,一下支撑不了那么多官学就少办几所。
一下子搞不了大型发电机就搞小点的。
还有科技进步什么的,慢慢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半夏见大舅如此忧心,默默将这事记在了心里。
她这次回京也就留了两个月,然后便马不停蹄的回理县了。
至于连城墨,他为了推行官学忙的很,如今已经成了礼部侍郎,从二品官职。
虽然以连城墨的年纪跟升官速度,这简直是前无古人,可他做出来的政绩也都是实实在在的。
这五年来,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官场被 肃清了不少不说,他还帮着当地官员跟百姓创收,提供了不少开源节流的好办法,帮助老百姓们过上富裕的好日子。
当初半夏一路收到那么多万民伞已是不易,可如今的连城墨家里,万民伞都堆满了一整个房间,可见他到底有多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