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天沤肥的第一天

湿度的事情倒不难,麦田旁边本来就有一条小溪,如今回暖了不少,小溪也加速了融化,左右不过是费力一些,来回多跑两趟。

让张铁军有些为难的是温度,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可没有塑料大棚,更没有恒温计。

如果放在东北平原上的肥沃黑土之中,甚至都不需要上肥,不过此时的张铁军刚开垦荒地,这里土壤稀松,也算是白手起家。

既然没有便携式的办法,张铁军也就只好用最老的办法了。

人工升温。

听起来有些复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要升起火堆,保证三天不灭就行。

将水壶放到火堆上加热,将沤肥盆放到离着火堆两三米处的地方,大概保持温度在六十度左右,冰水不需要变成热水,只需要在温水的时候浇进沤肥桶内,用力搅拌。

对于发酵时含水量保持在百分之五十的标准,只需要用手抓一把物料,保证指缝有水但不滴落的状态就行。

水分少了的时候补水,水分多了的时候用撕碎了的枯枝烂叶来进行调节。

好在这个工程量不算大,就是耗时间,离着围猎大会还有一个月的功夫,张铁军的倒不是那么着急。

和二十一世纪快生活,高节奏的生活不同,对于一九六零年的张铁军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没有物欲横流的风气,所有人的生活都很朴实踏实,要求也很是简单,只需要填饱肚子就可以,不患贫而患不均,生产大队的工作性质虽然是大伙儿都穷,但是吃喝方面大多数都是一样的,唯一能够攀比的就是同样是吃大锅饭,谁家孩子老人长得更好了。

张铁军先是捡过来了不少干枯的树叶子,然后砍了两根圆木墩子,如果是在原来的时候,想要升起篝火,一般来说是用不到那些枯叶的,之所以今天加入这些东西,完全是因为张铁军打算来上一些草木灰。

草木灰也是一种肥料,是由一些灌木丛和树叶在经过焚烧之后留下来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