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身边忽然有人伸出手来:“殿下,在下认为这两座桥选址过于偏僻,对两岸百姓无益。”
萧远正色说道:“皇室府库肩负着朝廷利益和国计民生,不可只图眼前便利,需长远考虑国家社稷。”
林景心中微微一颤,心中暗道:难道他也与我想到一块去了?
“众所周知,咸阳北富南贫。”
“皆因渭河相隔,交通不便。”
“内务府大费周章建了两座大桥,却设在荒郊野外,这对住在渭河南岸的老百姓怎么想?”
“民众怨声载道,会让殿下称何感受?”
萧远条理分明地指出。
秦文语气平缓地回答:“阁下所言极是。但炼铁厂烟囱日夜浓烟滚滚,运输频繁,必须设在人烟稀少之处,以避免对居民造成影响。桥梁主要用于运铁料、煤和矿石,位置越近成本越省。”
萧远坚持己见:“文少监虽然做事周全,却不明白官场要旨。民众不满高涨时,如何能保殿下安稳?”
秦文忍不住恼怒。
你们这些书生怎如此迂腐?
这时,赵峰笑着上前调和:“二位所说各有道理,不如折中一下吧。既惠泽百姓又节省成本。”
“按原先的位置往城里移一些吧。”
萧远猛地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出一丝光芒。
一座桥正好横跨在精锐驻军通往宫殿的必经之路上,另一座离各国流放者的安置点非常接近!
一旦有变,这两座桥能迅速控制局面或给予援助。
赵峰显然也看出这一点。
萧远不禁暗暗心许:果然是志同道合!
“殿下,请允许臣多说一句。”
“修桥非小事,须考虑实际条件。两桥分量甚重,并非任何地段都能架设。”秦文显得有些抗拒,不习惯别人指手画脚。
“我理解你的顾虑,”赵峰微笑着说,“不妨考虑另一种方法。”
他手指着图纸:“既然皇家财物来之不易,不如利用木材和钢筋先固定桥基。待到河水退潮时节将水抽出,挖到底部坚实处,再用高强度材料筑成根基。”
秦文听完目瞪口呆:“这种方法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