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盐场村落的求救信

器不压邪心压邪 黄鹂66 1590 字 17小时前

对于那些被损毁的艺术作品,曲茵组织艺术家们进行抢救和修复。在绘画工作室里,画家们看着被撕破的画布,眼中满是痛惜。曲茵带来了特殊的修复工具和材料,她和画家们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撕破的画布对齐,用细针和丝线将裂缝缝合起来,就像在修复一件绝世珍宝。然后,他们用颜料对破损的部分进行补色,画家们凭借着对自己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技艺,让画作重新焕发出原本的光彩。

雕塑工作室里,曲茵和雕塑家们一起清理被砸坏的雕塑作品碎片。他们把碎片按照形状和纹理进行分类,然后尝试重新拼接。一些缺失的部分,雕塑家们用新的材料进行塑造。曲茵在一旁为他们提供创意和建议,比如在修复一尊人物雕塑时,她建议雕塑家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和故事背景,在修复的部分加入一些独特的细节,使雕塑更加生动。

为了重新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曲茵在村落里举办了一场艺术交流活动。她邀请了周边地区的艺术家们来到这个村落,大家在村落中的广场上聚集。广场周围是古老的树木,枝叶繁茂,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树下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桌椅,桌上放着新鲜的水果和香醇的茶水。

艺术家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得。一位老画家讲述了他在战争期间如何用画笔记录下人们的苦难与希望,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让在场的人都沉浸在他的故事中。一位年轻的雕塑家则展示了他最新的创作构思,他用手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曲茵还在村落里设置了一些新的创作主题。她发现村落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了艺术创作的素材,比如山谷中的瀑布、独特的岩石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她鼓励艺术家们以这些为主题进行创作。

画家们背着画架走进山谷,寻找着最佳的创作角度。在瀑布旁,水汽弥漫,阳光透过水雾形成一道道彩虹。画家们被这美景所吸引,迅速支起画架,用画笔捕捉这瞬间的美丽。他们的笔触在画布上飞舞,颜料混合着汗水,描绘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和灵动之美。

雕塑家们则深入山林,寻找合适的石材和木材。在一片幽静的树林里,他们发现了一些形状奇特的树根和巨石。雕塑家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树根和巨石想象成各种形象,然后用工具开始雕琢。木屑和石屑在他们脚下堆积,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雕塑作品逐渐成形。

随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重新高涨,曲茵开始关注村落艺术作品的展示和销售。她在村落里重新规划了艺术展览空间,将各个工作室的作品集中展示。展览空间的墙壁被重新粉刷成白色,灯光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更好地突出艺术作品的特色。

曲茵联系了城市里的艺术画廊、博物馆和收藏家,向他们推荐村落的艺术作品。她制作了精美的画册,画册里详细介绍了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理念。这些画册被送到各个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手中,引起了他们的广泛关注。

在艺术村落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中,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海边的盐场村落的求救信。这个村落位于海边的一片平坦土地上,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轰鸣声。盐场里,原本整齐排列的盐田被战争破坏得一片狼藉,许多盐池的堤坝被冲毁,海水灌入盐田,蒸发池也被炸毁,制盐的工具散落得到处都是,盐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曲茵赶到海边的盐场村落时,看到盐田中的景象十分凄惨。盐池里的海水浑浊不堪,盐民们站在被冲毁的堤坝旁,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蒸发池的残骸冒着黑烟,周围的土地被烧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曲茵首先组织盐民们修复盐田的堤坝。他们从附近的山上开采石块,石块沉重而粗糙,盐民们用手推车将石块运到盐田。曲茵指挥着盐民们将石块一块一块地堆砌在堤坝上,她自己也亲自参与其中。在堆砌石块的过程中,她不时地用水平仪检查堤坝的平整度,确保堤坝能够稳固地抵御海水的冲击。

新的堤坝在盐民们的努力下逐渐成形,曲茵又教盐民们用一种特殊的黏土来加固堤坝。这种黏土取自村落附近的一处黏土坑,盐民们用铲子将黏土挖出来,然后运到堤坝旁。他们把黏土涂抹在石块的缝隙之间,让堤坝更加密实。

对于被炸毁的蒸发池,曲茵和盐民们一起清理废墟。蒸发池的金属框架扭曲变形,曲茵和盐民们用工具将其拆除,然后收集可以利用的金属零件。他们用新的材料重新建造蒸发池,蒸发池的底部用一种特殊的防腐蚀材料铺设,以确保能够长时间使用。

在制盐工具的修复上,曲茵和盐民们一起将散落的工具收集起来。一些木制的工具,如盐耙子,已经损坏,曲茵教盐民们用新的木材制作新的工具。她挑选了耐海水腐蚀的木材,用锯子和刨子将木材加工成合适的形状。对于一些金属制的工具,如盐锅,曲茵联系了附近的铁匠铺,让铁匠们对工具进行修复和重新锻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曲茵还关注到盐场的海水供应问题。由于战争的破坏,盐场的海水引流渠道被堵塞。她和盐民们沿着引流渠道查看,发现渠道里堆满了杂物和泥沙。

盐民们拿着铲子和水桶,开始清理引流渠道。他们把泥沙一桶一桶地舀出来,把杂物清理干净。曲茵在渠道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简易的过滤装置,用竹子和网布制作而成。竹子被编织成框架,网布固定在框架上,这个过滤装置可以防止海水中的大型杂物进入引流渠道。

随着盐田、蒸发池和制盐工具的修复,盐场逐渐恢复了生产。曲茵又教盐民们一些新的制盐技术。她发现传统的制盐方法虽然可行,但效率较低。她引入了一种新的太阳能蒸发技术,在蒸发池上安装了特殊的太阳能板。这种太阳能板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加速海水的蒸发,提高制盐的效率。

盐民们在曲茵的指导下,开始采用新的制盐技术。他们看着盐田中的海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快速蒸发,盐晶逐渐形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曲茵还帮助盐民们联系了一些盐商,将盐场生产的盐推向市场。

在海边盐场村落的生活逐渐好转之后,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山区的果林村落的求救信。这个村落位于山区之中,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果树,春天时,果树开花,整个村落都被笼罩在一片花的海洋里,花香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但战争使果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许多果树被砍伐,果园的灌溉系统被破坏,果实的储存仓库被炸毁,果农们面临着果树死亡、水果减产和无处储存的困境。

曲茵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山区的果林村落。她看到果园里的景象令人痛心,被砍伐的果树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树干上还留着砍伐的痕迹。果园的土地因为缺乏灌溉而干裂,灌溉用的水渠里堆满了泥土和石块。储存仓库只剩下一片废墟,烧焦的木板和破碎的瓦片散落一地。

曲茵首先组织果农们清理果园。果农们把倒在地上的果树运出果园,有的果树被用作柴火,有的则被加工成其他木制品。曲茵和果农们一起清理灌溉水渠,他们用锄头和铲子将水渠里的泥土和石块挖出来。在清理的过程中,曲茵发现水渠的一些地方已经坍塌,她教果农们用石块和水泥重新修建水渠。

石块是从附近的山上开采而来的,果农们把石块搬运到水渠旁。水泥则是从山下的城镇购买而来。曲茵指挥果农们先在水渠的底部铺上一层水泥,然后将石块堆砌在水泥上,再用水泥将石块之间的缝隙填满。新的水渠在果农们的努力下逐渐建成,曲茵又教果农们如何检查水渠的密封性,确保水不会渗漏。

对于被砍伐的果树,曲茵从其他健康的果林带来了一些果树苗。这些果树苗被装在特制的木箱里,箱里填满了湿润的泥土,以保证果树苗的存活。曲茵和果农们把果树苗种在果园里,他们在地上挖好坑,将果树苗放入坑中,然后用土填满坑,再浇上适量的水。

为了让果树苗能够茁壮成长,曲茵教果农们如何进行果树的护理。她告诉果农们要定期给果树浇水、施肥和修剪。在施肥方面,曲茵推荐果农们使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和绿肥。果农们按照她的指导,在果园里种植了一些绿肥作物,如苜蓿和苕子。这些绿肥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