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桔子一梦 桔子一梦 1292 字 22天前

一路上,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荫依然如同我来时那般浓密茂盛,仿佛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铺展在大地上。然而,有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山林间时不时会传来几声黄鹂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声。那声音宛如天籁一般,婉转悠扬,在这静谧的山间回荡着,给原本就清幽宁静的环境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就在这美妙的氛围里,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我身着古装,成了那个在三衢道中的旅人。走着走着,我发现前方有一座古旧的亭子。亭子里坐着一位老者,正在吟诗作画。我好奇地走上前去,只见那画上画的正是这山中美景,旁边还题着一首诗,诗句竟与方才老师讲的相差无几。

老者看到我,微笑着邀我同坐。我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一边谈论着诗词画作。老者告诉我,他在此处等待许久,只为将这美景用画笔和文字留存下来。

这时,一只黄鹂飞落到亭边的树枝上,欢快地啼叫起来。我和老者相视一笑,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我沉浸在这充满诗意和古韵的场景之中。但突然一阵风吹来,眼前的一切如烟雾般消散,我又重新回到了现代的教室,耳边是老师继续讲课的声音,而我的心中却满是刚刚那段奇妙经历的余韵。

3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是曾几任江西、浙西提刑时所作。春末夏初之际,诗人往返于衢州的道路上,对沿途风物颇有感受,遂咏成这首清新活泼的小诗。5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的绝句,写的是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以绝句纪行,因篇幅所限,不能铺叙,全看熔裁组织的功夫。此诗属于散起散结体,即不用对句,以散行造成流走的气势,这与纪行的题材颇为契合。但诗人为避免叙事的平板散缓,又着力斡旋笔意,通过诗意的层层转折,将一次普通的行程写得情趣盎然。

首句“梅子黄时日日晴”点出季候和天气。梅子黄时,正值江南初夏季节,这段时期常常阴雨连绵。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均可证。“梅子黄时”与“日日晴”之间实际上暗藏一个“却”字,诗人于“梅子黄时”出行,最怕遇雨;可是天公作美,竟然“日日晴”,惊喜之情即于转折中曲曲传出。这里说“日日晴”,一方面是强调今年黄梅季节天气的特殊;另一方面则是以天气的晴和,为下文写旅途风物的清新张本。次句“小溪泛尽却山行”,明点“道中”。衢州地处浙江上游,境内多山,所以道途兼有水陆。诗人泛舟小溪,溯流而上,当不能再行进时,便舍舟登陆,循着山间小路继续前行。“却”字含有转折意味,它把诗人由水转陆时的新鲜喜悦感细微隐约地表现出来了,亦可见其游兴之浓。这句叙行程,“山行”二字启下三、四句,写三衢道中所见所闻。

小主,

“下面请同学们将我抄写的内容抄到你们各自课文的空白处!”语文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拿起一支白色的粉笔,转过身去面向黑板。只见她手腕轻动,粉笔便如灵动的小精灵般在黑板上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功夫,教案里密密麻麻的文字就被整齐地呈现在了那漆黑的板面上。

而此时的我呢?手忙脚乱地在课桌上翻找着钢笔。好不容易找到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瞥见语文老师已然抄好了整整一行半的内容!我的心猛地一紧,暗叫不好:得加快速度了!于是赶忙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可谁能想到啊,我才刚刚抄写完这一行,稍一抬头想要看看进度,却发现老师竟然又马不停蹄地抄写了一行多!这速度简直快如闪电,让我应接不暇。就这么一低头、一抬头的瞬间,我就不知不觉地落下了一大段。没办法,我只好深吸一口气,集中全部精力,继续拼命地将那些上课的重要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到课文的空白处。我的额头渐渐冒出了汗珠,手臂也因为快速书写而酸痛不已。周围同学偶尔发出的翻页声像是一种催促,让我更加紧张。就在我感觉快要绝望的时候,同桌悄悄用胳膊碰了碰我,我侧目一看,原来是他把自己抄好的部分往我这边挪了挪,方便我看清楚一些。我感激地朝他点点头,手上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然而,语文老师像是不知疲倦一样,书写的速度丝毫未减。我咬咬牙,心想绝不能放弃。终于,老师停下了手中的粉笔,拍了拍手说道:“好啦,没抄完的同学下课自己补齐吧。”我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还是没有抄完,但多亏了同桌的帮忙,不至于落后太多。我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不能再这么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