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165 字 8天前

老者停下脚步,脸上浮现出和蔼的笑容,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皱纹此刻也仿若充满了善意。

他眼中透着慈祥与温和,说道:“公子有所不知,咱这山城地处偏远,与外界往来甚少,缺医少药是常有的事。官府的赋税又重,乡亲们平日里连温饱都成问题,哪还有钱去寻医问药。我在这山中生活了大半辈子,对草药略知一二,采些草药,能帮着乡亲们治些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小病,心里就觉得踏实。”

说完,老者轻轻拍了拍竹篓,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些草药的珍视。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一阵草药的清香,似在为老者的善举点赞,也为这充满温情的对话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气息。

杜甫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这看似平凡的举动背后,蕴含着老者对乡亲们无尽的关怀。

他不禁想起自己的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眼前这位老者虽身处深山,却以自己的方式为乡亲们奉献着,这份质朴的善良深深打动了他。

他暗自思忖,自己一直心怀天下,渴望为百姓谋福祉,可眼前老者,没有宏大的抱负宣言,却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对乡亲的守护。

这让杜甫内心对老者的敬意如潮水般汹涌,他意识到,真正的为民情怀并非只存在于朝堂之上的高谈阔论,更体现在这深山之中默默的付出。

自己手中的笔,应记录下这样的善举,让世人知晓这份平凡中的伟大。

于是,他诚恳地说道:“老伯,我对草药也有些兴趣,不知能否跟着您,多了解了解这些草药。”

说罢,他眼神中带着期盼,双手不自觉地搓了搓。

老者欣然应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公子有此兴趣,自是极好。”

说着,便带着杜甫沿着一条狭窄的小径,往家中走去。

一路上,老者还不时指着路边的一些草药,向杜甫介绍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你瞧,这是车前草,对清热利尿很有效果,一般长在路边潮湿之地。碰上灾年,粮食歉收,百姓食不果腹,常有人因湿气重而生病,这车前草便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