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411 字 4天前

李明匆忙赶来,看到杜甫受伤,心疼不已:“子美,你这又是何苦呢?为了这些诗,你差点丢了性命!”

杜甫却笑着说:“贤弟,这诗稿比我的性命还重要。只要它能留存于世,让更多人看到世间的不公,一切伤痛都不值一提。就像司马迁受宫刑后仍着《史记》,我也要用我的笔,为这时代留下真实的印记!你还记得李邕大人吗?早年他赏识我的才华,与我促膝长谈,鼓励我坚持创作,表达真实情感。如今,我更不能辜负他的期许。”

又一次,一位李姓权贵举办宴会,听闻杜甫才华出众,故意邀请他,实则想当众羞辱。

此前,杜甫的诗在长安文人圈引发广泛讨论,李大人担心影响自己的利益和地位。

宴会现场,权贵们身着华服,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酒过三巡,李大人看着杜甫,阴阳怪气地说:“听闻杜公子诗才出众,今日不妨为我等作一首应景之诗,若不能让大家满意,可别怪我等不客气。”

杜甫环视四周,看到权贵们奢靡的生活场景,心中涌起厌恶。

他略作思索,挥笔写下一首针砭时弊的诗,暗讽权贵的腐朽与贪婪。

权贵们看后面色大变,纷纷指责杜甫不识抬举。

李大人更是怒目圆睁,猛地将酒杯摔在地上,指着杜甫吼道:“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竟敢在我宴会上大放厥词!来人,把他给我赶出去!”

几个彪形大汉立刻冲上来,抓住杜甫的胳膊,使劲往外拖。

杜甫却昂首挺胸,不卑不亢地说:“我所言皆为事实,你们的恶行终有一日会被世人知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你们这些权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而正义必将长存!”

说罢,在众人的怒视下,从容离开宴会。

回到客栈,李明迎上来:“子美,你在宴会上可真是出了一口恶气,但也彻底得罪了权贵。”

杜甫神情坚定:“我本就没打算与他们同流合污。此次宴会,不过是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世间还有正义未泯!”

此后,杜甫更加坚定地投身创作,四处走访,深入民间,不辞辛劳地了解百姓疾苦,将更多真实的社会景象融入诗作。

他的名字逐渐在长安城中被更多人知晓传颂。

尽管他依旧生活困苦,但他的诗作却如星星之火,在人们心中燃起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每一首诗都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等待发芽、成长,为这个黑暗的世界带来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