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岁月饥饿疾病双重磨难
时运乖蹇,祸不单行,食物短缺的阴霾,如一块沉甸甸的铅板,死死地压在杜甫一家头顶。
连续多日,杜甫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在荒郊野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找到食物的角落。
可命运似乎有意刁难,他总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地回到那破败不堪的家中。
一家人只能以苦涩难咽的野菜和粗糙硌牙的树皮勉强维持生命,每一口吞咽,都伴随着无尽的心酸与无奈。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边是达官显贵们在华堂之上大快朵颐,酒肉的香气肆意飘散;另一边却是像杜甫一家这样的普通百姓,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杜甫心中的愤懑如汹涌的潮水,澎湃难平。
可面对家人饥肠辘辘的面容,他却只能徒唤奈何,满心的悲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那些用来果腹的粗糙食物,不仅味道苦涩刺鼻,难以下咽,更让肠胃备受折磨。
吃下去后,每个人都感觉肠胃像是被一双无情的大手肆意搅动,翻江倒海般的难受。
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原本清澈明亮的眼睛里,如今只剩下深深的饥饿与无助。
他们眼巴巴地望着杜甫,那眼神,仿佛是黑暗中渴望光明的人,期盼着父亲能带回哪怕一星半点可以慰藉辘辘饥肠的食物。
杜甫满心自责,作为一家之主,却连让家人吃饱穿暖这样最基本的责任都无法承担。
这种无力感,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一下又一下地刺痛着他的心。
每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总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脑海中反复思索着如何才能让家人摆脱这困境,可现实却如同一堵冰冷坚硬的高墙,将他所有的希望都无情地阻挡在外。
一天,他们来到一条河边。
往日里清澈见底的河水,因为近日的秋雨,变得浑浊不堪,水流湍急,汹涌的波涛如同一头头咆哮的猛兽,让人望而生畏。
但为了寻找那不知在何方的安稳之地,他们别无选择,必须渡河。
杜甫站在岸边,眉头紧锁,如同一把拧紧的锁,目光紧紧地盯着湍急的水流,试图找到一处相对较浅、水流稍缓的地方。
他心里清楚,这一行动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无情的河水吞噬。
但为了家人,他没有退路,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那是一种为了家人可以不顾一切的勇气。
他将年幼的孩子背在背上,让宗文紧紧拉着自己的衣角。
然后神色凝重地叮嘱其他孩子,一定要紧紧跟在后面,千万不能松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