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色蜡黄,身形消瘦,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他们吹倒,就像风中摇曳的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
杨氏也在这无尽的奔波与操劳中,因为过度劳累,再加上满心的忧虑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终于不堪重负,病倒在床。
她虚弱地躺在临时搭建、简陋至极的帐篷里,呼吸微弱,每一次喘息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的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仿佛被黑暗彻底吞噬,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相公,吾自觉大限将至,恐难再陪你们熬过这艰难时日了……”杨氏气息奄奄,躺在粗糙的草铺上,面庞毫无血色,苍白如纸,声若游丝般说道。
杜甫听闻,心急如焚,眼眶瞬间蓄满了泪水,忙不迭地握住杨氏的手。
那双手,因为长期的磨难与操劳,布满了老茧与裂痕,就像饱经沧桑的树皮。
他声音颤抖,带着哭腔,急切地劝道:“夫人万万不可这般想!咱们夫妻携手至今,历经了多少风雨,如今怎能轻言放弃?你若就此离去,让我与孩子们如何是好?孩子们尚年幼,不能没有母亲的悉心照料啊!”
“可这一路,咱们吃尽了苦头,我这身子实在是撑不住了……”杨氏眼中满是悲戚与无奈,有气无力地回应着。
“夫人,再坚持坚持,待寻得一处安稳之地,你定能慢慢调养好身子。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定能熬过这乱世。”杜甫目光中满是期许与坚定,试图用自己的信念,给杨氏注入一丝活下去的力量。
他在心底不断地告诉自己,只要家人还在,就有希望,哪怕这希望如风中残烛,微弱得随时可能熄灭。
孩子们也开始频繁腹泻,身体愈发虚弱,那瘦弱的身躯,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杜甫心急如焚,他在山林中四处寻找草药。
可对于草药的认知,他实在有限,只能凭借着模糊的记忆,采摘一些看似能治病的植物。
那寻找的过程,充满了迷茫与无助,每迈出一步,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
回到临时营地,他按照自己的方法,将草药熬成汤汁,喂给杨氏和孩子们。
那汤汁里,承载着他对家人满满的希望,他期盼着这苦涩的汤汁,能成为家人摆脱病痛的良药。
或许是杜甫的坚持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命运终于露出了一丝怜悯的微笑。
在经历了几日的昏迷后,杨氏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
她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原本紧闭的双眼也缓缓睁开。
杜甫守在床边,看着逐渐恢复意识的妻子,眼眶湿润,满心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然而,这场大病让杨氏元气大伤,她依旧虚弱地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多少。
但只要她还在,对于杜甫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