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于是疑惑问道:“这几人咋还区别对待啊,还有更详细的说法吗?”

伍慧解释道:“应该是有人走了关系,本来年前就要结案的,结果拖到了年后,王伦和卢宏还回家过了年。”

曹安平有些无语,猜测王副厂长找的关系应该也挺硬,有轧钢厂盯着,还敢明目张胆做这种骚操作。

特么犯罪分子,还能回家过个年,顺便吃个离别宴再回派出所继续监禁。

至于说关系硬,为什么不敢摘出王伦那个亲侄子,多半是因为现在轧钢厂是毕书记坐镇。

曹安平怀疑,如果轧钢厂依然是杨书记掌权的话,自己估计要因为这事和王副厂长直接对上。

想到这样的场景,他摇头笑笑,就将其抛之脑后了,反正这种事就算发生,他也不虚。

曹安平现在反倒是挺同情那四个埋伏自己的二货,他们冲锋在前,结果找关系疏通的时候,主人家把他们忘了。

也不知道他们得知自己要去开矿的时候,所谓的兄弟反而是下农场,会是个什么心情。

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关系能影响到公安系统的判决,在农场关照两个人还不是小意思。

不得不感慨,这有关系的人啊,就算是劳动改造,人家也是去享福的,国家还包吃住呢,结合现在闹饥荒的形式,灾民们怕是得羡慕啊。

不过有这样的结果,曹安平也满意了,并没打算继续追着不放。

因为在大方向上,还是偏向他的,总得来说,这几人后半辈子肯定是毁了。

在这个一切为公产的时代,好单位是不会接收有案底的人,几人劳改后也只能混在最底层。

就算等到改革开放,不论过往也能翻身的时代,他们也都快五十了。

这事算是翻篇了,曹安平满意的点点头,才看向伍慧随口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伍慧有些邀功的回答:“我有亲戚在派出所工作,这事我一直关注着,发现有人干预,就想着打听清楚后告诉曹主任您。”

曹安平若有所思,猜测这派出所的亲戚怕也是个领导,对方花费这么多心思,肯定是有自己诉求的,于是开门见山问道:

“你想调到其他部门,应该能办到吧,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而且我印象中,你们三个旷工时间都差不多,应该臭味相投吧,不应该同仇敌忾对付我吗?”

伍慧苦笑着摆了摆手,赶紧解释道:“曹主任您误会了,我和他们可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