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跟北新桥那锁龙井没任何关系……
正打算接着打水的时候,听到前边院子里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李想国答应一声,回到厢房卧室看了眼,发现是门口站着的是重工部办公室的领导以及杨厂长,身边还跟着几个穿着军装的人。
“抱歉,我昨晚回来晚了,所以走的角门,稍等我来开门!”
李想国说了一声,然后从角门出去,跑到了中院,把房门打开,请他们进屋。
“孙主任,杨厂长,你们来啦,这几位是……”
杨厂长笑着指着年纪大些,面容消瘦的军人,给他介绍:“这是市军管会的刘委员。”
“刘委员您好!”李想国鞠躬。
刘委员说道:“我代表四九城政府及军管会……”
反正一大段话,基本就是表达哀思和敬意,向家属慰问和嘉勉。
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慰问和给他悬挂光荣之家牌匾。
说完他回头,身后的战士走过来,一个战士把手里提的网兜放在桌子上,里面装的是军管会的慰问品。
另一个战士手上捧着一块红布盖着的木匾。
刘委员去那红布揭下来,下面是一块暗红色的木匾。
上面中间阳雕着光荣之家几个大字。
左右两侧分别印刻着颁发机构和颁发日期。
李想国看了上面的日期,也跟烈属证明上面一致,应该也是事前就准备好的。
刘委员询问他这匾挂在哪里的的时候,李想国直接就让他们挂到了后边儿。
他也解释说,不想给院里的人增加压力,真的挂在前面,人家总要以为自己是烈属,要照顾自己。
那样邻里关系可能处不好,还不如放到后边儿,这样大家也更容易平等相处,关系也会更融洽。
刘委员自无不可,点头答应。
李想国也就带着他们去了后边儿,直接让他们把这匾装在了东屋的门楣上边儿。
心下暗自感叹,这也算光耀门楣了!
然后,孙主任从包里掏出一封信,抽出信纸,直接告诉他这是政务院总理周先生特意写给他的感谢信。
他也直接当众读了一遍,然后把信装回去交给他。
李想国收回来,也暗自决定,这东西以后也要好好地收藏起来。
想到娄晓娥她爹,他也问到:“那娄厂长……”
杨厂长笑着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娄厂长那边也收到了政务院的感谢信和奖状,把老娄高兴坏了,他还让我跟你说哪天你去厂里,一定要去他那里,他要请你吃饭当感谢呢。”
小主,
李想国自然答应下来,不过心下也腹诽,果然还是区别对待……
越是这样,这信就越有纪念意义。
至于像那些小说说的,拿来当成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