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悄咪咪的,结果一整个社死!"

北宋陈安民: ……我他妈无语了!

"事情大了,副相王珪和蔡确得知了此事,而王珪因为和宰相吴充政见不合,于是想借此事挤掉他。"

"另一边蔡确则是刚刚挤掉了熊本,得兼司农寺,与两府越来越近,所以这两个人狼狈为奸,准备搞波大的!"

"在蔡确的建议下,被亲戚坑的吴充之子吴安和文及甫遭到了逮捕,以及大量的大理寺官员也不能幸免。"

"蔡确在一旁用刑具吓唬这些人,陈安民首先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承认此前联系过文及甫,随后这两人将此事告知给了神宗,但由于神宗重用吴充,所以并未动他。"

一同查案的上官均和邓润甫都是温和派,不喜蔡确的作风,于是上书弹劾严刑逼供但经过神宗派人调查,并没有严刑逼供的情况,所以这两人被贬。

上官均: ……

邓润甫: ……

"这桩牵扯已久的案子终于被判了错判,王珪上蹦下跳地搞事,结果做了无用功在原地踏步。"

"而另一位主导者蔡确成了最大受益人,做到了权御史中丞的职位。"

"我有点怀疑蔡确是不是给王珪画大饼呢!?接着小蔡又继续努力,整出了个太学案。"

"这就要说到老王在订立太学三舍法时讲明如果能升到上舍,那么就不需要科举就能进行授官,所以就有不少人投机取巧,贿赂学官。"

北宋王安石: 订立之初,我并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