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娃满月

陈阳回到家里,望着吧嗒吧嗒吃的香香的小儿子,把自己的设想跟沈雪和沈蓉说了一下。

老丈人和丈母娘都下地干活去了,沈雪现在也出了月子,家里还有沈蓉看着,丈母娘也闲不住。

“小岗村这次可是一下子挣了口大气,我估计省里很快就会来人考差,说不定明年咱们公社也要包产到户了。”

“到时候家家户户卯足劲干,不怕吃不饱饭。”

“这些半大的娃娃,下了学也可以帮着家里干干农活,但没必要每天学都不上去赚工分,我想把公社里荒废的学校给重新盖起来。”

“到时候孩子们有书可以读,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不少大学生,中专生呢。”

别说现在,就是二十一世纪初期大学生都是比较稀罕的人才,一直到了2010年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大提升。

可是即便如此,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总共也才培育了一亿多大学生,其中还有本科生和专科生,本科生也就占了一半左右,对于中国十四亿人口来说,本科普及率还不到百分之四。

而在七八十年代,任何一个大学生甚至是中专生,那都是绝对的天之骄子。

考上了,学校就会分配工作,一毕业,不是进政府机关,就是去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反正肯定是要端上一个铁饭碗。

这对于任何一个农村娃来说,那都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

“建学校好,可是这老师难招,还有各项花费,就怕建了学校,好多人家里还拿不出钱供孩子读书。”

这个时候还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哪怕小学每个学期就两三块的学费,可拿不出这笔学费的农村家庭大有人在。

没法子啊,这年头农村都是生产主力军,谁家里不是三五个娃,多的七八个甚至生了上十个的都有。

这算算,如果都上学,那不是一笔小钱了,没包产到户发展起经济来,学费真不是谁都交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