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皮日休将这篇论文呈递给恩师李长河审阅。李长河阅后大为赞赏,并于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在三大主流报纸上同步发表。
然而,该论文的社会反响并未如预期般热烈。或许当时的社会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理论的重要性。
仅有少数具备金融知识的青年参与讨论,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为寻常策论,未予足够重视。
这对原本满怀信心、准备大展宏图的皮日休无疑是一记重击。
他深感自己倾注心血所得的真知灼见,竟未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不禁质疑所做之事的意义。
李长河敏锐地察觉到了皮日休的困境。他简单直接,带着皮日休来到西市长安酒家的最高处。
这里曾见证了他助力学生杜乘风和赵思婉成就佳话,而杜乘风欲赠予他酒楼股份,被他婉拒。但酒楼承诺,李长河将永远享有免费消费的特权。
此刻,李长河站在高处,手指远方,语重心长地说:
“这天下何其辽阔,人在其中何其渺小!”
“在老师我出现以前,谁敢相信人可以乘热气球升空?谁敢信光的速度可以被测量出来?谁敢信简单水泥这种材料可以硬化路面堪比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