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陛下,这土地都分给那些功臣元勋了,要是...”房玄龄话没说完,但李世民也知道什么意思,实现貌似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新政府看来,小农经济效率太低,要提高农业生产率那就只能允许私人大面积购买和占有土地以发展大农业,但是问题在于很多农民家庭,全靠这小块土地吊着命,政府要让他们丢土地,他们就只能找人拼命,同时他政府又对鸡蛋谷物进行严格限价,大农场主购买土地后嫌种粮食搞养殖的利润不高,齐刷刷的转向水果种植和出口,为了种水果那必须大量占地大肆打深井超量抽取地下水呀,这就导致当地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偏偏老天爷还不给面子,二零零六年到二零一一年来了个持续干旱,这些缺水的小农根本无力和大农场比打井的深度,没有水源只能放弃土地,大量破产涌入城市。
然而祸不单行,二零零六年叙黎联盟解体,又加剧了他们城市人口失业的问题,从一九九六年叙、黎双方签署经济一体化协议开始,每年都有超过百万的劳工到黎巴嫩工作,人数占其国内就业总人口的20%,每年汇回国内约20亿美元的外汇,这也是他们稳定经济的重要外汇来源,而美国找了个借口强行拆散了叙黎同盟,这百万劳工只能返回国内谋生,农民和劳工失业回国,内外交汇下当地各个城市很快就出现了庞大的非正规经济,到2010年各种非正规经济的就业人数已经占当地私营经济就业总人口的62.4%,政府的社会管理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农民不支持,城市平民又失控,反对派的政治活动搞得基层人心大乱,父亲留给他的统治依靠都不稳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本身就不是学这方面的,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
大家或许听过次子教育,简单来说那就是皇帝的孩子,并非每个都能学帝王之术的,因为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往这方面培养,那比一个愚蠢的大脑更危险的是,组织有两个大脑,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下面的皇子们都学的是帝王之术,都盯着那个位子,而且都有正统性,那到时候就是九龙夺嫡了,所以巴塞尔被送去学医,以后只需要当个闲散王爷就行了,以后老大继位的管理国家即可。
这个模式其实很常见,古今中外都是这样,但是这个模式躲不掉的大问题,就是如果你的继承人突然没了呢,就像当年朱元璋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突然死了,那就有了后面的燕王朱棣去靖难,因为朱允文没有学过怎么当皇帝啊,就像瞌睡乔的大儿子一挂,老二亨特在次子教育下成了个什么玩意儿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说这套其实很常见。
明-朱元璋
“.......”,朱元璋。
朱元璋此时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眼一旁的老四,然而好死不死,朱棣也看了过去,四目相对,一时间给老朱弄急眼了。
“看什么看!咱这是为了你好,标儿登上皇位,你当个闲散王爷,或是帮着标儿征战去当你的征北大将军不是挺好的吗”。
见老朱急眼了朱棣也是心里只犯嘀咕,我也没说啥啊,只能说些其他的岔开话题,“父皇找着大哥病因了吗?”
然而朱棣说完才发现,这个话题貌似更不合适.....。
阿萨德在1994年去世,如果长子上台的话,那肯定不会搞自由主义,他作为一个预定的接班人在其国内颇有声望,外界对其评价也是可靠严谨是一个有领导魅力的人,他有足够的威望来执行各种方案来扭转经济困难的局面,但是他夭折了,像朱标一样夭折了,那下面的那些元老功臣自然是不听话了,对不起,你老子打了江山,我们听他的,你大哥是太子,这么多年我们也做好心理预期了,但你一个医生算老几啊,凭什么要我们这些功臣听一个医生的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从二零一一年内战爆发到二零一二年,他们的官员大批反水,总理逃跑,驻外大使也逃,军警宪特部门叛逃者超过两万人,其中包括20多名将军300多名校级军官,军队不稳的程度严重超过了一九七六年第一次内战期间,既然如此,各单位互相监督的任务也就更重了,机动兵力也就更少了,在二零一一年的内战中,政府军能够拿出来参战的兵力就极其有限,最终损伤惨重。
“这国家什么制定啊,我以为未来都是和后世那样,或者想白头鹰那样,总归还是选举”。
“是啊,他们好像还真有皇位,我一开始以为是比喻”。
陈勇见到这种问题,停下来补充了一句:“他们那也算是君王制吧,虽然有些差别,具体不清楚,但是总归还是属于父亲没了,儿子继位那种”。
说完这些,接着再讲下面的。
现在是正规军不行了,那就得求助于民兵,但是刚才说了,他搞新自由主义,复兴党基层都被搞失控了,而非正规经济容纳62.4%就业人口的情况下,拉出来的队伍会是什么成色不用说也知道。但是,二零一二年后,正规军的兵力即将耗尽,而且伤亡最大的都是最忠于自己的那部分,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二零一三年当地政府正式发布了法令,允许私营公司建立武装保护基础设施,由此当地的各路亲政府民兵也就纷纷出笼。
具体来说第二次内战期间的亲政府民兵组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部门组建型,比如空军情报局下属的老虎部队就是一些陆军和特种部队的残余当骨干,联合阿拉维派民兵搞起来的,这样的部队很快就形成了不错的战斗力。第二种是结寨自保型,比如那些少数宗教教派的武装,由于很团结战斗力也不错。但是占绝大多数的第三类,来源就不那么单纯了,天下一乱,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机纷纷建立军事承包公司,有背景的帮派组织走私团伙这个时候也跳出来,积极的组建各种武装争夺地盘。公平的说虽然来源庞杂,但这些民兵在愿意打的时候还是挺能打的,毕竟在防御战中他们往往是防守自己的根据地,肯定会打到底在,而进攻战中如果目标是有较大经济利益的城镇,他们也很愿意拼一拼。
此时一群史官谈论了起来。
“团练,完蛋了,打到后面那肯定是军阀混战”。
“真的是回到汉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