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吾乃沈度是也

他上上下下将高希至少看了三遍。

“听说你以前不识字,却三天背完了三部蒙学?锦绣布行的张掌柜前几日来我这里喝茶,说听了你的建议,搞了一个什么供销合作,买卖两边都得利了!”

“啧啧啧,”袁老板欣赏地看着高希,又说道:“没想到啊,只听人说你曾经有癔症,没想到长得玉树临风。”

当着面被人这样夸,高希觉得怪别扭的,连声说“不敢当”。

袁老板又向长者说道:“沈先生,这位公子,就是近日坊间新闻热议的那个高家二小子。”

沈先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翻高希,笑问:“我看你买了《论语》,可曾读过?”

“以前读过一些,不过忘了不少。今天就是听了家师的话,前来买书,好回家学。”

“以前读过?”一旁的袁老板露出狐疑的表情。

谁不知道高希疯了十几年,疯病才好。

这会儿来买《论语》,却说“以前”读过?哪个“以前”,难不成是前世?鬼才信!

还真是前世读过!只不过时间久远,许多读过的古文和历史书,高希确实记不得了或记不清了,但像《论语》这样的热门着作,肯定熟记在心啊!

“我看你刚才的行事,涵养极好,不轻易发脾气。你说说看,《论语》中可有说过‘制怒’的道理?”

这位沈老爷是要考较一下高希呢!

“在《颜渊篇》中孔夫子曾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这是说一个人一旦愤怒发火,很可能连自己是谁、自己的亲人是谁,都抛诸脑后了,只为了一时的情绪发泄的痛快,这就是昏惑。”

“在愤怒的情绪下,往往会因为不计后果,而酿成各种错误,有些很可能会让人后悔不已。”

“所以,制怒很重要。比如,遇到刚才那样的小事,我就当是磨炼自己的心性了。”

“哈哈哈,说得好,”沈先生笑了,又接着问了一句。

“那你又如何解释自己大闹李记布庄呢?难道那时候就不需要‘制怒’吗?”

瞧,早就在这里等着你了,沈先生反手就将了高希一军。

高希不假思索地答道:“论语中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高希的意思是,在李记布庄争长短,是为民争利,不只是为了让自己不吃亏,更重要的是不让更多的供货者、消费者吃亏,这是“大德”。

大德守住了,看起来发了脾气,那只是小德上有出入,是可以的。

“哈哈哈,很好!”沈先生仰面笑了起来,笑声中都是由衷的赞许。

“袁老板,那本朱子的《论语集注》也包了让小公子带走,算是我的见面礼。”

刚才的一番对话,那个“瞧不起乡下人”的店伙计根本没听懂,不过他现在知道高希这个“乡下人”,还真的有两把刷子,并非一般的泥腿子。

他脸一红,连忙拿起那本《论语集注》重新去打包了,平安则得意地看着他。

“多谢老先生,不知道能否告知老先生名讳?”高希向沈先生再作揖。

“这位是沈翰林沈老爷,”袁老板抢着说道。

“哈哈,吾乃沈度是也!”沈老先生手捋短须,爽朗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