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瞪大双眼,死死盯着吕布,咬牙切齿地道:“你......你......”
然而,面对眼前这位威震天下的猛将,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哈哈!
奉先!
不必如此激动嘛!
正在此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句熟悉而又沉稳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李儒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走来。
吕布一见李儒到来,连忙拱手施礼,而后急切地问道:“难道文优兄不想将这贼子就地正法吗?”
李儒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看着吕布缓缓说道:“奉先啊,你有所不知。
就在方才咱们全力攻打长利城之时,关羽竟然趁机率领一队精兵偷袭了咱们的大营。
若我所料不错,此等精妙的计策应当是出自那位徐先生之手啊!
细细想来,此人的确颇具才智。
如今主公麾下正是急需贤才之际,倘若这徐庶能够为主公所用,那可真是一桩天大的美事啊!”
吕布听了李儒这番话语之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接着对李儒说道:“先生所言极是,甚合吾意。
只是依我之见,这徐庶恐怕未必肯心甘情愿为主公效命啊!”
李儒闻言又是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奉先莫忧,关于此事,我已然心中有数,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说罢,他将目光转向了站在对面的徐庶,朗声道:“徐庶!
今日之事,本可大可小。
你的请求,我可以考虑应允于你。
但这其中却是有着一些条件的,只要你能够达成这些条件,那么我此刻便可下令释放被擒之人!”
徐庶闻此言语,不禁眉头微皱,目光直直地望向对方,毫不迟疑地开口道:“文优先生,既然您如此痛快,那便不必再兜圈子了,请直言相告吧!
我徐庶在此洗耳恭听!”他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一股坚定与果敢。
听到这话,李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随即朗声道:“哈哈,好一个爽快之人!
徐某果然名不虚传啊!”
稍作停顿,他接着说道:“以阁下这般惊世之才,若是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岂不可惜至极?
实乃一大憾事也!
反观你家主公刘备,不过一介庸碌无为之辈罢了。
且不论其才能如何平庸,单就德行而言,又怎能与我家主公相提并论呢?”
说到此处,李儒微微眯起双眼,紧紧盯着徐庶,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变化中捕捉到些许端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徐庶却面不改色,依旧静静地聆听着。
见此情形,李儒轻咳一声,继续言道:“至于那些所谓的大汉正统之说,纯属虚妄之言!
如今这乱世之中,唯有真正具备雄才大略、能够统御四方的强者,方可主宰天下大势。
而像阁下这样博学多才之士,理应明白这个道理吧!”
最后,李儒语气郑重地说道:“今日,只要你愿意归降于我家主公。
并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力,那么我不仅可以立刻释放你身后的这些士兵。
还会在主公面前极力举荐,保你日后定会可以施展才华,不知徐公意下如何?”
徐庶闻得此言,不禁眉头紧锁,缓缓地闭上双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的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暗自思忖着:倘若自己不肯依从对方所言去行事,那么跟随在自己身后那一万余名忠心耿耿的将士们,恐怕皆要惨遭杀戮之祸。
然而,如果自己真就这般照做了,或许将会背负起不忠不义的千古骂名,从此遗臭万年。
一想到此处,徐庶顿觉左右为难,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之中。
徐庶慢慢转过身来,目光投向身后那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士兵们。
只见他们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原本高昂的士气早已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双黯淡无光且充满绝望的眼睛。
此情此景,令徐庶心痛不已,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心头。
正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如今自己所率领的这支大军竟落得如此凄惨狼狈的下场,这其中自然与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徐庶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容。
他深知此时此刻已容不得自己再有丝毫犹豫和顾忌,决不能因一己之私而牵连众多无辜将士的性命。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徐庶终于再次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望向对面的李儒,开口说道:“文优先生,您方才所说之话,可当真能作数吗?”
李儒听到徐庶这番问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笑罢,他稍稍收敛了笑容,一脸郑重地对徐庶回应道:“元直啊,你实在是有些过虑了。
关于此事,难道你还信不过我不成?
我家主公向来一言九鼎,其为人品性如何,想必你心中自是再清楚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