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结束后,前来参与科考的三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人顺利登第,并在之后的殿试中获得进士出身,受到郭洺赐宴款待。
赐宴完毕,郭洺也不耽搁时间,立刻指示内阁和吏部,将这一千人分配到六部各司见习。
等到见习期满后,留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在京任职,其他的则派往直隶地区——即应天府、太平路、镇江路、宁国路、常州路、苏州路任职。
以上是对上榜进士的安排。
至于那两千五百多名没有上榜的读书人,郭洺也没有让他们白跑一趟,全部授与他们同进士出身,将他们分配到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同样出任地方官吏。
…
“上位,近来通政司收到很多表奏,是各地都司的总兵、指挥使发来的。”
这日午后,郭洺处理完政务,难得清闲,心中兴致大发,于是命孙曦给自己弹琴奏乐,又让徐云卿表演歌舞。
正看得津津有味,吴弛忽然来到寝殿内,凑到他耳畔低声禀报。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他们给孤上表做什么?”
郭洺听得一头雾水,挥了挥手,示意两个妻妾,以及其他婢女退下。
吴弛压低声音道:“是关于派遣监军御史的事……”
原来数日之前,刘伯温在征得郭洺同意后,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从李善长掌管的吏部要来一份名单,打算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三百多人,划分到都察院充当监军御史。
而后再把监军御史下派到各地都司,让他们进入地方军队系统,替朝廷监督各地将领,紧抓兵权。
结果此事引起了多方不满。
首先是各地实权将领,眼看朝廷打算派御史到自己军中出任监军,担心自己以后行事会处处受到掣肘,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在军中一言九鼎、我行我素了,于是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其次,以胡惟庸为首的一众官员,也就此事上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就算朝廷一定要往地方派遣监军,那也应该是从兵部派遣,至于都察院的御史,只能监督地方行政,无权过问军事。
不过众人并不敢直接反对郭洺,于是纷纷上表,把矛头指向了刘伯温。
“此事是孤拿定的主意,关刘基什么事!他们分明就是冲着孤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