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最好的养生,其实就是内心清净

在禅宗的深山古刹中,有一位得道高僧,法号慧觉。他年岁虽高,但依旧精神矍铄,须发银白,如同冬日里的雪山顶峰,透着一种冷峻而深邃的光芒。

每日黎明,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斑驳地洒在古刹的青石板路上时,慧觉禅师便会在松涛竹影中闭目参禅,修心养性。他的内心如古井之水,平静而深邃,无论外界如何纷扰,他都能保持一份难得的清净。

慧觉禅师座下有一名弟子,名叫智远。

智远聪明伶俐,悟性颇高,却常常因为心绪不宁而修行受阻。他时而为俗世纷扰所困,时而为名利得失所累,内心始终无法真正平静下来。

一日,智远满脸愁容地来到慧觉禅师的禅房,诉说自己近来身体不适,疾病缠身,痛苦不堪。慧觉禅师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他微微一笑,缓缓道:“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你可知其中缘由?”

智远闻言,顿时愣住了。他摇了摇头,叹息道:“弟子愚钝,还请师父明示。”

慧觉禅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的病,非药石所能治。乃是心中杂念太多,欲望丛生,导致气血不畅,百病丛生。若想根治此病,还需从心上下功夫。”

智远听后,心中一阵茫然。他虽然跟随慧觉禅师修行多年,但对于如何修心养性,却始终不得要领。他深知自己的修为尚浅,无法领悟师父的深意。

慧觉禅师见状,心知智远心中仍有疑惑。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山林,道:“我们一同去山间走走,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智远闻言,连忙点头称是。两人于是便一同离开了禅房,向着山林深处走去。

此时正值初秋时节,山间层林尽染,红叶如火,一片片枫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宛如无数只红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智远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却仍被病痛所困,无法真正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慧觉禅师看在眼里,心中已有计较。他指着前方的一片竹林,道:“我们到那里去坐坐吧。”

两人来到竹林之中,找了一处清幽之地坐下。

慧觉禅师闭目养神,智远则心中纷乱,无法静心。他忍不住问道:“师父,弟子心中杂念太多,如何才能修得一颗清净之心?”

慧觉禅师睁开眼睛,看着他道:“修心之道,非一日之功。你需要学会放下执念,抛却杂念,让自己的内心回归平静。当你的心静下来时,你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就能更好地领悟禅宗的精髓。”

智远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闭上眼睛,开始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而,他的心中仍然有许多纷乱的念头在涌动,让他无法真正静下心来。

慧觉禅师见状,知道智远还需要一些时间来领悟。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他知道,修心之道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两人在竹林中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山林。智远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渐渐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他发现自己不再被病痛所困,也不再为俗世纷扰所扰。他的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慧觉禅师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智远已经迈出了修心养性的重要一步。他轻轻拍了拍智远的肩膀,道:“你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是修行的第一步。接下来,你需要继续努力,保持这份清净之心,让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滋养。”

智远听后,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深深地向慧觉禅师鞠了一躬,道:“多谢师父指点迷津,弟子定当谨记在心,努力修行。”

慧觉禅师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智远已经明白了修心的真谛。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智远定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禅宗高僧。

自那日起,智远开始潜心修行,努力平复内心的纷乱。他学会了在静谧的禅修中聆听内心的声音,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他不再为名利所累,也不再为俗世所扰,他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平和。

渐渐地,智远的身体也开始恢复健康。他的病痛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他的精神焕发,步履轻盈,仿佛整个人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而慧觉禅师也时常在禅房中默默关注着智远的成长。他看着智远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