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宗预出使

事毕之后,诸葛恪不紧不慢地将那身华美的衣物穿戴整齐,然后转过身来对着全公主轻声说道:“你瞧瞧你那母后如今说话的样子,老是这般阴阳怪气的,实在叫人难以忍受!”全公主听后,微微抬起玉手轻轻地抚摸着诸葛恪那张英俊的脸庞,柔声回应道:“她呀,其实心里头一直有你呢。你想想看,你已经许久未曾前去探望过她了,她心中想念得紧呐,故而才会表现出有些阴阳怪气的模样。”

诸葛恪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唉,今时不同往日啦!现今这偌大的大吴国上下诸事皆需由我来掌管操持,每日里忙得可谓是焦头烂额、应接不暇,又哪里能抽出那么多闲暇时光去陪伴于她身旁呢?”全公主闻言也是幽幽一叹,感慨地说道:“你们这些个男子啊,每每遇到这种情形,总会找出诸多借口来推脱搪塞。不过嘛,我倒也能够理解你身上所肩负的重任与压力,但无论如何,你还是应当多多体谅一下我的母亲才行哦。她如今孤身一人,对你有所依赖恰恰表明她对你的喜爱之情啊。”

诸葛恪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全公主所言,紧接着开口保证道:“这点我自是心知肚明的,放心吧,日后我定会想方设法抽空去陪陪她的,绝不让你为此忧心挂念。”全公主听闻此言,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她紧紧拉住诸葛恪的双手,深情款款地凝视着他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眸,缓缓说道:“嗯,对于你,我向来都是无比信任的。只是期望你切勿将我们之间的情谊忘却脑后便好。”诸葛恪见状哈哈一笑,宽慰道:“小宝贝儿莫怕,你就如同那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一般,我怎敢轻易将你忘怀呀!”说罢,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情意愈发深厚浓郁起来。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重重云层洒落在东吴宫殿之上,熠熠生辉。吴主孙亮身着华丽龙袍,端坐于朝堂宝座,威严庄重。随着内侍高呼:“宣大汉使臣宗预觐见!”朝堂上群臣肃穆而立。

只见宗预手捧着精致的国书以及丰盛的祭品,稳步踏入大殿。他身姿挺拔,面容严肃而不失恭敬,依着严格的国礼向孙亮躬身行礼。随后,宗预双手高举国书,恭谨地呈递上去。

孙亮接过国书,仔细翻阅起来。然而,这封来自大汉的国书言辞深奥、文辞繁缛,孙亮一时之间竟未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于是,他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侍从收下祭品,并面带微笑对宗预说道:“宗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一路奔波实在辛苦,贵国皇帝真是太客气啦。”

宗预则拱手回应道:“启禀吴主,虽如今贵我两国正处于交战之态,但想当年贵国先帝与我大汉皇帝陛下尚有亲缘关系。近日惊悉贵国先帝不幸驾崩,此消息传至我大汉,吾皇深感悲痛,遂特派微臣携带这些祭品前来,以表深切悼念之意。”

此时,站在一旁的诸葛恪向前一步,朗声道:“多谢贵国皇帝此番深情厚谊,在下愿代表陛下为贵使设宴接风洗尘。”说罢,他悄悄向孙亮使了一个眼色。孙亮心领神会,当即高声宣布:“今日朝事已毕,诸位爱卿暂且退下吧。”话音刚落,群臣纷纷施礼告退,整个朝堂渐渐恢复平静。

当夜,繁星点点,明月高悬,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宁静祥和之中。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里,太傅府内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原来,诸葛恪在此设宴,邀请了宗预前来一聚。

接到邀请后的宗预,尽管心中略有迟疑,但考虑到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礼数,最终还是决定赴约。当他踏入太傅府时,只见府内张灯结彩,仆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房间,准备着丰盛的宴席。

进入正厅,宗预被引领至座位前。待两人分宾主落座之后,诸葛恪面带微笑,语气客气地对宗预说道:“孤久闻宗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先生真容,实乃三生有幸。还望先生不要拘谨,尽情享用我江南之地的美味佳肴。”说罢,便挥手示意仆人将各种精致的菜肴呈上桌面。

宗预连忙拱手回礼,说道:“多谢太傅美意。说起来,我家陛下也曾与太傅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陛下回宫之后,对太傅可是赞誉有加,直言不讳地称赞太傅将来必是东吴的栋梁之才。如今看来,陛下所言不虚,太傅如此年轻便能有此成就,实在是令人钦佩啊!”

听到宗预这番夸赞,诸葛恪脸上露出一丝谦逊之色,回应道:“宗先生谬赞了,在下不过是尽自己所能而已,何德何能担得起如此高的评价。”